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交换内部差异品和中间品,换句话来说就是一国同时进出口同一种商品。这里所说的产业内贸易与其他常说的产业间贸易有着显著的不同,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人均收入差异、市场规模、国际直接投资、文化分歧、经济发展水平等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2010年以来,中国与俄罗斯合作密切。在中俄双边贸易中,农产品的贸易金额仅仅占双方贸易总额的9%左右,农产品贸易作为一个尚有很大发展前景的产业,在未来可以成为中俄经济贸易合作的一匹黑马,具有很大的潜力空间,成为未来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45976
目前国内外很多专家对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方向主要可以分成两块不同领域:首先是通过对产业内贸易的水平进行足够的实证分析并剖析对其具有重大影响的相关因素。学者尚静在其论文中,从贸易总量和贸易结构两方面着手,分析中、俄两个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动态,并且通过对两国之间贸易强度、贸易互补指数的计算,证实中俄农产品贸易关系的互补性和促进性,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受到美欧多轮经济政治制裁,国内经济局势剧烈震荡,作为对美欧国家的反击,俄罗斯于2014年对开始针对西方国家实施农产品进口禁令,在“自封”传统的农产品贸易伙伴的情况下,俄罗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不得不向中国等友好国家建立农产品贸易关系。杨奕在其论文中根据要素禀赋论对中俄两国在农业资源上的差异和双方在农业市场需求上的差异存在很大差别,但是双方还是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的,双方在经济和贸易领域中还是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前景。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在农产品双边贸易中的的合作动力主要来源于中俄两国在不同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的差异性,俄罗斯和中国两个国加在双边农业贸易合作中应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双方友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和充分利用WTO这个全球性的贸易平台,充分挖掘出两个地缘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各自存在的优势,加大力度推动双方在农产品产业间的贸易能够持续不断的深入发展以及转变固有的贸易模式,转向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推动双方在农产品合作从产业间的合作转向产业内贸易模式的深度升级。
第二种情况则是分别从垂直和水平两个方面展开对中国产业内贸易进行探讨。龚新蜀与刘宁(2015)采用三种指数对1997-2013年中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构及主要原因进行相关的研究。得出其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同时存在:产业间贸易占中俄贸易的主要地位,产业内贸易则还是呈增长的趋势;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近年呈增长趋势;经济规模、人均收入差异、市场开放度和农产品贸易不平衡是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张弛和邹雨霏(2014)通过相关的测度发现,在中俄贸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对俄出口商品结构问题比较突出。贸易结构主要取决于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结构,一般技术密集型产品是中国对俄出口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初级产品中的某些农产品还是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张新颖和李淑霞(2012)指出中国和俄罗斯在动态和稳定的农业合作框架下,主线是创新农业科技论文网,优化中俄农业产业结构,促使生产、贸易、投资结构由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向以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型,实现食品、生态、经济等多层目标的兼容;同时,要完善对投资、合作项目实施的监管、金融等相关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中俄两国农业领域的就能相互促进投资,农业贸易才能更好发展。
研究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状况,阐述影响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基此引出对应的优化措施,对于促进中俄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产业内贸易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47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