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资产定价理论BM效应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21-04-20 21:34来源:毕业论文
股票的收益是投资者所密切关注的问题,围绕股票收益的影响因素,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各种资产定价理论。本文该部分就资产定价以及对BM指标的研究进行概述。 1 资

股票的收益是投资者所密切关注的问题,围绕股票收益的影响因素,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各种资产定价理论。本文该部分就资产定价以及对BM指标的研究进行概述。

1  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65956

现代投资学奠基人Markowitz在1952发表了一篇题为《证券组合选择》的文章,首次提出利用证券投资收益的方差作为衡量风险的指标。他把组合投资中的股票价格作为随机变量,用其均值表示收益,方差表示风险,确立了均值-方差模型,奠定了投资组合选择理论的基础。

然而,Markowitz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计算量很大,超越了当时的计算机的计算水平,因而难以应用于实际的投资决策。为此,一种更为简单的模型发展起来。

基于Markowitz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Sharpe(1964) 、Lintner(1965)和Mossin(1966)等人分别提出了CAPM模型。他们认为在市场完全有效的情况下, 资产的期望收益与β系数成正比,投资者将在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中配置自己的财产,并且最终都会选择包括市场上所有证券的市场组合,而且每种证券的持有比例都等于其市场价值和总市值之比。

CAPM提出以后,很多学者基于有效市场假说对其进行实证检验,Black、Jensen和Scholes(1972)以及Fama和Macbeth(1973)用1969年以前的数据进行检验,实证结果符合CAPM模型。但对此后数据的检验,CAPM模型却缺乏说服力,许多影响股票收益的其他因素陆续被发现。这些因素为传统的CAPM模型所无法解释,因而被称之为异象。最早被研究的异象是Basu(1977)提出了盈余价格比效应,之后Banz(1981)提出了规模效应, Rosenbery、Reid和Laustein(1985)提出了BM效应,Bhandari(1988)提出了杠杆效应。而在这些研究中,因公司 BM与股票收益相关性最强而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所共同关注。

2  关于BM效应的研究

Rosenbery、Reid和Laustein(1985)提出了BM 效应。所谓BM效应,是指股票收益率和BM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BM值越大,股票的期望收益率越高。在关于BM效应的研究中, Fama和French(1992)的研究最具影响力。Fama和French利用1963-1990年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市场的股票样本对影响股票收益率的β值、市值规模、财务杠杆、账面市值比以及市盈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无论是进行单变量检验还是多变量联合检验,β值与股票收益率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市值规模和账面市值比结合起来却具有很强解释力。在Fama和French的研究之后,许多学者用各个证券市场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大多数结果都支持了BM效应。如Lakonishok等人(1994)、Klothari等人(1995)对美国股市的研究也都支持BM效应。

国内的学者也基于中国证券市场对BM效应做了很多实证检验。朱宝宪和何治国(2002)以深沪两市1995年1月1日前上市的286家公司1995-1997年3年的市场数据作为实证检验的样本数据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中国股市也存在着BM效应。论文网

陈莹(2008)以1995-2005年沪市和深市全部股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股市BM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BM效应并且BM指标对股票收益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的结论。他们认为产生BM效应的原因是偏误定价。邵晓阳、苏敬勤和于圣睿(2004)对1994-2003年期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A股股票进行研究,得出类似的结论。

何诚颖和程兴华(2005)以高BM类上市公司研究对象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问题进行研究。实证表明,在所有年份,高BM类公司都能够获得比市场更好的投资回报,这证明高BM类上市公司的确存在明显的超常投资回报。

郭磊和吴冲锋(2006)在对中国股市1994年1月-2003年12月间BM效应存在性检验的前提下,通过比较CAPM、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和基于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资产定价模型的定价效果,证实了对BM效应的理论解释,即BM和规模特征要素代表投资者偏好并决定股票收益的高低。 资产定价理论BM效应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7370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