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竞争力的定义巴拉萨(Balassa,1964)(Balassa,B.,“Competitiveness of American Manufacturing in World Markets”,New York,1964)根据竞争所产生的地点将国际竞争力(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Power)分为两种。一是各国商品打入世界市场后,可增加出口能力的出口竞争力;二是在本国市场与进口商品经过竞争,从维持市场占有率的本国商品防御能力或进口对应力上的国际竞争力两种。68238
Fleming&Tsiang(1956)(JJ .M.Fl emming&S. C.Tsiang,(1956)“Changes in Comperative Strength and Export Shares of Major Industrial Countries”.IMF Staff Paper,V.2)将出口竞争力定义为“在海外市场上,影响出口率的出口供应体制”。可理解为一国产业的特定商品在海外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的产品、企业、产业,长期维持及扩大比较优势,具有在海外市场的保证能力或者原有市场的维护能力。
2 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出口竞争力的研究
出口竞争力问题与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贸易发生原因及贸易类型的研究关系非常密切。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的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认为如果一国由于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无论是自然禀赋,还是后天获取的,使其生产某种商品的的绝对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则该国应集中资源,专业化生产这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则从国际贸易中的获利。这种一个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贸易的理论,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或“绝对成本学说”。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817)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卫·李嘉图指出,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而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地位,则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双方均可以获得利益。
这些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强调比较成本的差异源于生产要素效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赫克歇尔一俄林(Heckscher—Ohlin)则把比较成本的差异归结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和生产不同产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比重(密集性)不同。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一国应该出口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从而获得贸易利益,说明了两个本来不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产生了国际贸易并决定了贸易模式。论文网
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Vassily w.Leontielf,1906一)对H—O(Heckscher—Ohlin)原理进行了验证,得到了与H—O原理相反的的结论,称它为“列昂惕夫的谜”。对于“列昂惕夫的谜”,西方经济学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并一定程度上带来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其中代表的学说是劳动熟练说又称人类技能说和劳动效率说。最先是列昂惕夫自己提出,后来由基辛(D.B.Keesing,1965)加以发展。他们用劳动效率和劳动熟练或技能的差异来解释“列昂惕夫的谜”和影响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他们的分析得出了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缺乏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结论。因此,熟练劳动程度的不同是图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
林德(Linder,1961)将需求引入国际贸易理论,分析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的偏好相似原理主张当新商品出口时,将流向人均收入水平和偏好相似的国家,并且如果这些国家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越相似,其贸易量则越大。波斯纳(Posner,1961)提出的技术差距论是指特定国家的某些产业部门开发了新产品或新的生产方法直至其他国家的生产者可模仿生产时为止。此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并可出口的理论。而弗农(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虽然突出强调了这些国内需求会对产品竞争力能够产生影响的观点与将产品寿命周期分为新产品创新时期、产品成熟时期、产品标准化时期等的动态理论观点,但在决定技术竞争力观点上与技术差距理论相似。 进出口活动竞争力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76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