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研究成果John Lintner(1956)首次提出股利理论,选取600家上市公司做出问卷调查,然后建立理论模型进行统计分析,认为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向外界传递的是公司盈利信息,股票价格与股利发放多少有着正相关关系,公司发放股利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投资者的注意力。其在监督上市公司确保上市公司被良好的管理上有着相对优势。 69904
Modigliani和Miller(1961)提出了“MM理论”,为后来各种对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石。为以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理论得以充分发展提供了理论平台。
Michael J. Jensen和Meckling(1976)研究认为:公司经营中有两种利益冲突: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公司在制定财务政策时必须权衡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共赢,使公司价值最大化。他们的研究认为,股利支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代理成本。
Brennan和Anjan V.Thakor(1990)建立股票评估模型,从资本利得与股利发放的税收上缴差异的方面来进行研究分析,其认为在税率有差异时,低的股利支付率能实现公司的价值最大化。税差理是建立在资本里的较之于股利的所得税率偏低的条件下,其主要讨论税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公司对于股利发放形式的选择影响着投资人的投资判断,进而影响了股价的升降。
Grullon,Miehaely和Thaler(2002)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了信号传递理论的可行性,但是该实证研究得出其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司的成长力而非其长远收益率。
(二)国内研究成果
张水泉、韩德宗 (1997) 选取了350家实行红利政策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针对样本公司在红利政策宣告日前后股价的异常变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空头市场中,以发放现金股利时投资者获得的异常报酬率最大,配送股获得异常报酬率相对较小。而在多头市场中情况却恰恰相反。论文网
魏刚(1998)选取以只发行 A 股的上市公司作为选取范围,对1997年5月份之前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方式对于投资者市场的反应强度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对于股价有着显著影响。
俞乔和程滢(2001)采用实证研究法分析我国的上市公司年度分红公告对于股价的影响,研究结表明股票股利发放形式和混合股利发放形式对于股价的提升都起着促进作用,而现金股利的市场反应则不敏感。
周跃(2011)选取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010年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公司的股价对于发放股利不会做出明显反应,但是不分配股利则会使股价下降。
杨凤凤(2012)选取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260公司在2010年——2012年三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针对三种不同的股利分配方式对股价的影响进行分析,实证得出中小板投资者比较欢迎于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政策与股价呈正相关而股票股利政策和混合股利政策对股价的提升有着消极作用。
由上述所综述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尚未完全发展安全的国内股票市场与已经成熟的国外资本zhuyi市场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而导致国内外股利政策对于股价的影响完全不同,而且信息具有时效性,上述国内研究所选取的数据大多陈旧,难以体现如今我国证券市场股利政策与股价的关系,所以本文重新选取2011年-2015年证券市场的数据,再次对股利政策与股价的关系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水泉、韩德宗.上海股票市场股利与配股效应的实证研究[J].预测,1997年第3期,27-35. 股利政策对股价影响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78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