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克洛德形象的生活背景:阴郁性格形成的土壤
《巴黎圣母院》塑造了克洛德这一形象,以及他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过程。揭示了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社会,扭曲人性的现状。进而对黑暗的宗教教会及其禁欲主义进行深刻的讽刺与批判。
(一)社会背景:黑暗与无知
从人物生活的社会背景来看,克洛德身处于中世纪的法国巴黎。当时的法国是一个被专制主义统治着的时代,是一个在教会势力残酷镇压下的时代。在当时的社会中,教会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不择手段,不惜运用各种宗教教义、严酷的刑罚以及人们对宗教的狂热来毒害善良无知的巴黎市民。用严酷的刑罚逼爱斯美拉达认罪的主教和宗教法庭审判官、认为卡西莫多是魔鬼的无知市民们作者向我们展现出的正是这样一个没有公正,没有法律道德可言,充满无知与迷信的巴黎社会。作品的主人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被神权思想荼毒的社会。
(二)家庭背景:孩子与上帝
从作者生活的家庭背景来看他可以说是出身于一个高等资产阶级或者叫小贵族家庭。他的父母从小就培养他做教士,这使得他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力,小小年纪就被送到寄宿学校,然后就“守着祈祷书和词典长大”。正是这种与正常儿童完全不同的禁锢生活,使僵化的宗教思想深深地植入了他的大脑,他变成一个坚守宗教禁欲主义的虔诚教徒。他不断强迫自己摒弃各种杂念与诱惑,他反对国王的女儿参观巴黎圣母院,克制自己的欲望可以说他是把自己的生命和灵魂都贡献给了上帝,把自己的青春与活力都用来研究教义。
由此看来,克洛德的性格形成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从小就与父母分离,使他无法享受爱的滋润,而他所面对的冷冰冰的祈祷书和词典除了能给他思想上的禁锢之外没有什么有益于他成长的东西。他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作为一个血肉之躯,他的自然原欲被宗教禁欲主义深深的掩埋起来。他开始变得深沉、严肃。他开始狂热地追求各种知识,他开始一本一本地吞下教规汇编,然后又转攻医学和自由技艺,他既可以成为内科医生也可以成为外科医生,他精通各种艺术,对语言学也有研究从未涉足人世的他只关注自己智慧的扩展和想象力的成长,还无暇顾及自己心灵的位置。从他对知识的渴望上我们不难看出,克洛德是一个很上进、很专注的人,思想也很单一。在周围都是神学、教士的环境中,他接触到的只能是对上帝要虔诚,要克制己欲等种种宗教思想。他就像一张白纸,不断地被宗教教规教义所浸染。当他被送进寄宿学校的那一天也就注定了他与人世间的七情751欲绝缘了,他对各种学科知识的汲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以至于他变得“与众不同”。克洛德所达到的高度是其他教士们无法企及的,所以克洛德才会年纪轻轻就被升为副主教。这个穿着黑袍、走路低沉着脑袋,严厉并且有点神经质的副主教在巴黎人民眼中像一个巫师一样,总是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恐怖的感觉。
二、亲情方面:阴郁性格形成的助推器
环境这个外在因素对于克洛德来说是其性格形成的首要原因。他像一个赤裸裸的婴儿,穿什么样的衣服、走什么样的路,用什么样的方式思考都被提前规定好了,基本上丧失自我选择的权利,这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难道不是绝对的压抑么?
再从亲情方面来看克洛德这一形象。亲情可以说是唤醒克洛德自然人性的一个导火索,不论是对约翰的兄弟之情,还是对卡西莫多的父子之情,都在不断地挖掘着克洛德作为自然人的种种情感与欲望。但是,他精心灌溉的亲情却给了他重重的一击,使他变得更加阴郁、偏激。 《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形象再分析(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1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