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在这首诗歌中屈原塑造了一个光辉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个有着高尚人格忠君爱国品质的人物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成为古往今来无数失意文人自我勉励的榜样,也是古代士大夫景仰的一个典范。22029
《离骚》作于屈原被遣放汉北期间,对“离骚”这个篇名的解释历来有许多种,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班固《离骚赞序》、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钱钟书《管锥编》(第二册)等都对此作出过自己的解读。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离骚》者,犹离忧也。”因为距屈原生活的年代较近,而且在楚辞中有多处出现“离忧”或“离尤”,一般人认为这种说法最为可信。毕业论文
一、高洁的人格
屈原是中国古代一个具有典范意义的人物,他首先是一位政治家然后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诗歌更多的展现的是他对于楚国的热爱和深情,这样一位文学家成为历代文人都景仰的丰碑,古代文人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对屈原品格的敬佩和学习,在这里对《离骚》中抒情主人公的高洁品格的分析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自我品德的锤炼。屈原在《离骚》中通过对主人公的身世和自我修养追求的陈述来展现对高洁品格的严格要求。诗作的开篇自叙主人公的身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主人公是高阳的后代,根据《史记•楚世家》中的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可以看出诗歌中的主人公拥有显赫的家世,祖先都是先代圣君贤臣,这一切使主人公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耀感,这也是他在人生中竭尽全力的去追逐理想实现理想的基础。同时在主人公出生时“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他的祖先通过卦兆赐给他寓意公平法度的名字,寄予家族对他的期望。已经拥有了这些令他自豪的“内美”,也充分意识到要加强自身的修养,积极的进行“修能”,主人公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来保持自己内心的清洁。“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主人公用江离、白芷、木兰、秋菊等香气四溢的芳草来装饰自己,让自己处于一种芳香美好的事物之中,这样以使自己远离污秽和肮脏,在这里诗人笔下的香草不仅是美丽的植物,而成为了美好品德的象征,主人公对采摘香草并且佩戴香草的行为是一种对美好品德的向往和追求。赵逵夫也认为香草代表的是拥有多种美德和才能[1],卫朝晖博士也在其著作中提出诗人的采摘香草、编制花环是一种勤勉自修,陶铸才德的表现。芬芳美丽的香草世界同时也是代表了给未来的希冀和孤独的抚慰,芳草世界寄托的是世人对芬芳品性的向往之情,已经成为世人内心世界灵魂归宿与升腾、净化与新生的永恒域所[2]。从屈原对主人公的喜爱佩戴香草可以看出诗人心中的建立的一个世外仙境,这是他心灵皈依的净土,代表了他对自我修养的一种追求,即追求美好的品德和保持内心的不染尘埃。这一点冯小禄博士曾以“清洁”来概括屈原的人格,认为屈原的多重人格素质中真正的核心是屈原坚持他的“清白”和“昭质”,《离骚》中外在的芳草、高冠、长佩修饰和内在的品德修养都充分显示了屈原爱“洁”的品性[3]。 《离骚》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1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