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丁戊奇荒中清政府依据传统救灾方式从官员、地方士绅和民间三方面积极救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历代封建政府并非无所作为,它们通过多种政策去救治灾民,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救治灾荒的作用。然而,对于拥有更为先进救灾理念和政策的民国政府,却在救灾中失利。由此可见,政府的主体性发挥的是否及时有效直接关系到灾荒救治的结果。24039
毕业论文关键词:灾荒;丁戊奇荒;华北大旱;救灾措施;政府
Guangxu butyl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Drought And Famin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42
Abstract:The qing dynasty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relief way from three aspects as officials,the local gentry and folk relief actively, goo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Therefore, all previous dynasties feudal government is not doing nothing, they through a variety of policy to save the victims to a certain extent does have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famine. In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transform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relief way to the modern and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disaster relief now. Therefore, we are considering this kind of problem, can not fail to mention predecessors' achievements and to consider their impact on us.
Key words: Famine;Butyl waste; North China drought; The relief measures; The government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一、丁戊奇荒及其救灾措施 2
(一)政府官员与灾荒救济 2
(二)地方绅商与灾后自救 4
二、 1942年灾荒及其救灾失利的原因 6
(一)政府角色缺失 6
(二)地方割据,匪祸横行 7
(三)赋税严苛 8
(四)腐败 8
三、从丁戊奇荒和1942年灾荒看政府在救灾中的作用 9
参考文献 10
光绪丁戊奇荒和1942民国灾荒救荒措施的比较分析
前言
在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史中,灾荒占据着一个重要的地位。诚如李文海先生所言:“一旦接触到那么大量的有关灾荒的历史资料后, 我们就不能不为中国的灾荒频繁、灾区之广大及灾情的严重所震惊。”1因此,历史上灾荒和荒政是研究的重要课题。清末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不稳定时期,而且伴随着几次大的灾荒,尤其是光绪年间“丁戊奇荒”和1942年大灾荒,规模之大,受灾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令人震惊。
目前对于中国灾荒史的研究相对较少,例如,朱浒《二十世纪清代灾荒史研究述评》,夏明方、康沛竹《二十世纪中国灾变图史》,郝平《丁戊奇荒》等。在二十世纪早期,竺可桢从自然环境角度去探索气象和地理因素对灾荒的影响;孔繁文从一个新的方面—经济学的角度去探讨森林和自然灾害的关系;另外还有从地震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去探索的。就具体内容而言,有探讨灾荒的成因的,主要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有的则是从灾荒后的影响入手,比如灾荒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灾荒后人员结构的变化,还有灾荒发生后受灾人员的流动等。另外,还有从水利设施和灾荒这些细微的方面入手,也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些成就对于整个灾荒史的研究来说却是太小了,国家层面入手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笔者希望从国家的救灾措施这一方面去探讨清代和民国这两个时期,传统救灾方式和现代的救灾的不同之处并且从中得到些许启示和借鉴。
一、丁戊奇荒及其救灾措施
光绪年间发生了一场持续时间长达三年,受灾规模和波及范围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极少见的大灾荒。在华北地区主要受灾范围有: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河南等五个省份并包括现今的直隶地区。持续长达三年的干旱天气使得农民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田地无人耕种,百姓遍食草根、树皮之物裹腹,即使如此还常面临食无可食的困境。这次旱灾以1877和1878年为主,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又属丁丑、戊寅,故称之为“丁戊奇荒”。灾荒发生后,清政府组织各方面进行救灾,虽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不稳定,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光绪丁戊奇荒和1942年灾荒救灾措施的比较分析: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17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