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愫方性格中值得肯定的因素
每部作品中的人物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复杂性,因此对曹禺笔下的人物性格我们往往很难作出准确的评价,不少评论家从表面去分析,因而容易对某些人物过于同情,忽视对他们的批评,或者对那些令读者厌恶的形象给予过多的批评,而没有看到他们值得同情的一面以及性格中的合理成分。对《北京人》中愫方的形象的评论,大多数评论家都是过于肯定和褒扬,也许他们的这种看法主要是根据曹禺说过的一番话,他曾说:“愫方是《北京人》的主要人物。我是用了全副的力量,也可以说是用我的心灵塑造成的。”[1] 他还说“我寄予最深情感的是愫方”[2]。因此评论家们大都认为愫方身上集合了所有优秀女性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
她“是一个终于挣脱了旧时代悲剧命运而勇敢地跨进新的生活、新的世界的妇女典型”[3]。也有评论说愫方“那富有人情美的忧伤而坚韧的闪光灵魂中倾注了作者的审美理想”[4]。这些评论概括了愫方性格中的美,这是值得肯定的。
(一)温婉沉静
《北京人》中对愫方的总体评价是“哀静”,剧本上是这样描述的:“见过她的人第一个印象便是她的‘哀静’。苍白的脸上恍若一片明静的秋水,里面莹然可见清深藻丽的河床,她的心灵是深深埋着丰富的宝藏的……她是异常的缄默。”[5]
愫方出身江南的名门世家,她具备了名媛小姐共有的气质:爱好书画,知书达理,温婉恭顺,说话温婉动听,这是她性格当中本来就存在的一些特点。此外,因父母早逝,她不得不离开江南,长期寄住在北方姨夫家中,过着寄居的生活。这样一个破落、溃败的封建士大夫家庭的“旧式小姐”,身上避免不了会留下封建思想的烙印。受封建思想的禁锢,她直觉上认为自己必须孝顺姨夫,必须照顾曾家一家老小,为了曾家她可以无偿地献出自己宝贵的青春和全部的精力。面对曾老太爷的近乎无理的要求和曾思懿尖酸刻薄的讽刺、辱骂,她只能以沉默来回应。这越发体现其性格中的温婉沉静。
(二)自我牺牲
任何一个看过《北京人》剧本或者舞台演出的人都会对愫方的自我牺牲精神感到震惊和同情。在这样一个黑暗没落,即将走向灭亡的封建大家庭里,住着一群废物。他们自私、凶狠、丑恶,但同时也还有愫方、瑞贞这样善良的人存在。愫芳的善良、无私,与封建阶级的贪婪、自私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加突显出封建思想、封建观念、封建道德对人们的摧残,并预示了封建阶级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
愫方的自我牺牲精神是她性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看到别人快乐,你自己不也快乐?”“把好的送给人家,坏的留给自己。”[5]这就是她的人生信条。她对所有人都抱着示爱的态度,用爱去回应她生活中的一切劫数。她总是向别人贡献些什么,这种牺牲在愫方的心中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她也从这种牺牲之中咀嚼幸福。
长期寄居在姨夫家中,使她对曾家一家老小心存感激,于是她不辞辛苦地照护他们,即使很累,很辛苦,也毫无怨言。因为曾老太爷腿疼,她就可以两天一夜不合眼,给他捶腿,伺候他。她以极大的耐心和孝心忍受着曾皓无休止的唠叨和不满,她哀怜他,同情他,不分昼夜地照顾他,成为他随时的拐杖。她爱慕着她的表哥曾文清,却只能与其在相对的沉默中获得哀惜。他们同样爱好书画,在书画往还中他们才能相互安慰。然而,却因此遭到表嫂曾思懿的嫉恨。在得知文清的画被耗子咬破后,她主动提出帮忙补画,希望以此平息曾思懿的怒气,使表哥和表嫂免于争吵。而曾思懿一会儿对她冷嘲热讽,一会儿拿起愫方的手,以自然的语气恶毒地说:“我真恨不得拿起一把菜刀,把你这两只巧手卡砍下来给我接上。”[5]即便是这样愫方也只是惊恐地“啊”了一声,然后缩回自己那双苍白的双手而已。接着是曾思懿以瑞贞买檀香借题发挥,她明明知道是愫方让瑞贞买的,却故意说些刻薄的话骂给愫方听。愫方并没有直接回避,而是主动说明是自己让瑞贞买的,她默默地承担了那些谩骂,没有一丝反抗的声音。事后她依然对曾思懿给以微笑,细致入微地照顾着曾思懿,她从来不以恶意去看待曾思懿,也从没有采取恶意的报复和还击。只因她信奉着“宁愿牺牲自己,只要别人快乐”的处事哲学。 曹禺的《北京人》中愫方形象新解(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