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是”“之”复指的宾语前置
这类句式在《庄子》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共有32例;如:
①父母于子,东南西北,唯命之从。《庄子•大宗师》
(正常语序为“唯命从之”,代词“之”做动词“从”的前置宾语。)
②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在宥》
(正常语序为“独往独来,谓是独有”,指示代词“是”做介词“谓”的前置宾语。)
③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庄子•马蹄》
(正常语序为“谓是同德”,指示代词“是”做介词“谓”的前置宾语。)
④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庄子•齐物论》
(正常语序为“此谓之天府”,凝固格式中代词“之”做介词“谓”的前置宾语。)
⑤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庄子•人间世》
(正常语序为“是谓之与古为徒”,凝固格式中代词“之”做介词“谓”的前置宾语。)
⑥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
(正常语序为“是谓之大戒”,凝固格式中代词“之”做介词“谓”的前置宾语。)
⑦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
(正常语序为“我谓之风波之民”,代词“之”做动词“谓”的前置宾语。)
上面这几例都是用“是”、“之”复指的宾语前置,但是又有所不同;例①中“唯命之从”翻译成现代汉语应该是“只听从他的命令”,“之”复指前面的“命”因此做动词“从”的前置宾语;例②、③中“是谓”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叫这个为”代词“是”复指前面的“独往独来”、“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因此需要放在动词“谓”的前面,做前置宾语;这几例中是典型的“是”、“之”复指的宾语前置,跟后面的几例又有所不同[7]。例④、⑤、⑥、⑦中的“此之谓”“是之谓”“我之谓”中的“之”仍然是复指前面的内容,也放在动词“谓”的前面,做前置宾语,这一类句式是比较有特色的,有人把“此之谓”、“是之谓”归纳为凝固格式,[8]这种看法也是合理的,但是即使在这种凝固格式中,“之”仍然是复指前面内容,做前置宾语。
四、《庄子》中“自”做宾语的情况
我们都知道,现代汉语中“自”放在动词前面特别常见,比如现代汉语中“自信”、“自强”、“自负”等。但是,这样一种现代汉语中较常见的现象也是逐渐发展而来的。在《诗经》时期,只要是“自”作宾语都是应该放在动词前面。但是在《庄子》中我们发现有“自”的用法也非常多又比较特殊,因此我们把“自”的情况单列出来
(一)在《庄子》发现101例“自”做前置宾语的例子,如:
①丘虽不吾誉,吾独不自知邪?《庄子•盗跖》 从《庄子》看先秦宾语前置句(6):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1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