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朦胧诗是复杂且多元的,它并不直接等同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而是一个具有多种艺术倾向的诗歌潮流。因为处在当代文学史的转换时期,朦胧诗人善于运用于西方现代主义的象征主义、意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写作方法,以现代主义为基础,却超越了现代主义本身,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浪漫主义的某些滋养。在一个诗歌流派内部,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艺术特色是和谐并存并且互相影响的,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朦胧诗人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食指、黄翔、哑默等人各自不同的创作倾向共同形成了朦胧诗现代主义的丰富内涵。例如北岛的诗作《和弦》,诗中出现的“风停在你的嘴边” 、“梦孤零零的”这样的短句,被认为是打破了传统的现实主义诗歌的框架,体现了超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风格。食指的诗歌创作体现出于古典主义的古雅风格和浪漫主义重抒情的特色,黄翔、哑默更倾向于表现现实主义的批判特色与浪漫主义追寻理想的主题。北岛是一个存在主义者,受到西方存在主义的影响。在他的诗中有大量关于人的自由、人的存在、人的宿命、人对有限生命超越性的思考,充满了焦虑感、孤独感、荒谬感、无助感。《日子》、《一切》、《迷途》、《履历》等诗,都是表达对孤独、异化、绝望、荒诞、自省、人的存在的诉说。北岛的诗早期属于浪漫主义风格,后期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格外突出。他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意象主义、超现实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而舒婷早期的诗歌多呈现浪漫主义的风格,她以真挚委婉的浪漫抒情姿态,以现代主义诗歌意象的暗示和象征,兼容唐宋婉约词的柔美色调,呈现出一种浪漫唯美的风致。如“隔着永恒的距离/他们怅然相望/爱情穿过生死的界限/世纪的空间/交织着万古常新的目光。”
虽然朦胧诗受外国现代诗的影响,从它诞生起就带有现代化的倾向,但对朦胧诗影响最大的是我国的传统诗歌,是一种“中国式的现代主义”。中国传统诗歌讲究的押韵、简约、含蓄凝练和意境等,被朦胧诗人大量运用到诗歌创作中。朦胧诗人林珂的《野渡》一诗甚至直接化用古诗:“没有小舟自横,只有脚印/或深或浅都是独语。” 这不由令人想到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此外,民歌的比喻、重复和白描手法在朦胧诗作品中也比比皆是。例如杨炼在《午夜的庆典》中采用了四川民歌“丧歌”的形式,创造了一个东方式的神话世界,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朦胧诗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手法,又与中国传统诗歌的意象思文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方法。以舒婷的诗为例,《致橡树》中的“橡树”和“木棉”的意象象征着现代社会中的“男性”和“女性”的关系,《落叶》中的“落叶”意象让人联想到具有奉献精神的人;《船》中“搁浅的船”,“纵有辽阔的疆域/咫尺之内却丧失了最后的力量” ,则象征理想人生的悲剧性。舒婷的诗中经常出现诗情画意的意象,诸如“微雨”、“落叶”、“大海”、“浪花”、“橡树”、“木棉”等,非常富有浪漫情趣。在艺术表现方式上,朦胧诗一反过去直白的议论或抒情,将历史内容和生活哲理化为含蓄的意象,把真挚而深刻的情感寓于象征和暗示之中。可以说,意象是构成朦胧诗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成分。食指在诗歌《烟》中写到:“如今烟缕仿佛是我心中的愁绪,/汇成了低沉的含雨未落的云层” 。在这首诗中,“烟缕”成为了作者心中的“愁绪”,而这“愁绪”又幻化为“云层”,从而实现了主客体的高度统一。同时,朦胧诗人也尤其注重视觉意象的营造。这一点,顾城的《弧线》可谓代表:“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 ,诗人将海浪涌动时形成的弧线比喻为弯曲的“背脊”,巧妙地营造出了视觉的“弧线”美 ,十分美妙生动。 朦胧诗的艺术特征和诗学贡献(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2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