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于永正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写作指导艺术(2)

时间:2019-05-10 21:16来源:毕业论文
课例评析 诚如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的那样:在儿童的口语中存在着不少杂质,诸如没有意义的重复,缺乏道德规范的独白,夹杂不合语法的方言


   课例评析
诚如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的那样:在儿童的口语中存在着不少杂质,诸如没有意义的重复,缺乏道德规范的独白,夹杂不合语法的方言对话等。只有学生接触大量的“写”的训练,才会形成深刻的感性认知。 而模仿在这些训练的过程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模仿过程中,学生阅读教学中“写”的水平才会有所提高。所以,这样看来,在教学中良好的示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莫大的意义。
在教师的正确的示范引领之下,学生对于所要训练的知识点以及相关技能了然于心,这不仅能加速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有助于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同时,在整个的示范引领的过程之中,无论是教师的专业技还是才情才情均会有所提升。然而当下有些教师却吝啬自己的示范引领,一是觉得学生起点低,不能跟上或读懂自己的东西,怕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还浪费了时间;二是自己行为的懒惰,比如范读课文,觉得不要老师读,学生自己可以读会,这样,学生摸索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误读误解现象,就延缓了对文本感悟透彻的进程;还有重要的一点,教师自己出现了思文的懒惰,比如写下水文,是需要认真构思和精彩表达的。所以,做到示范引领的教师,其专业付出要远远大于那些居高临下只是指挥不下水的老师。
反观上述的教学片断,我们看到于永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插入的“写”的训练极其注重示范引领作用,片段一中于老师富有创造性的提出让学生替高尔基的儿子写一封回信,在简明地说明相关要求后,学生便开始进行“写”的训练,在一番评点指导后,于老师并未止于此。接下来,于老师展示了自己写的一封回信,并让学生点评。这种方式,无疑给学生做出了很好的师范,当学生看到于老那规范清秀的字迹,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层次清晰的行文结构,学生的潜意识里会跟着模仿,久而久之,儿童的写作能力也会日渐提升。
就像于老师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教语文没有别的方法,就是示范。和学生一起写字,一起读书,学习,一起写文章。” 这看似简单的方法却不无道理,我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的便是教师这种以身作则,注重示范的所应达到的境界。
当然,做好示范引领,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从以上的教学案例中,我们看到于老师在写下水文的时候,也是非常讲究艺术策略的。既没有居高临下,也没有遥不可及。从于老师的教学之中,我们得到启示,教师切莫在示范引领之中有才艺展示的心理,这样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所示范的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这样的示范才会真正有所成效。
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已有认知
于老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已有的认知,让学生在读写训练之中“有米可炊”,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下面笔者截取了于永正《庐山的云雾》的授课片断加以说明。
《庐山的云雾》教学片段
于老师在讲这篇文章时,巧妙地插入了“写”的环节。在课堂授课即将收尾之际,于老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场有许多外地老师,他们打算在徐州市内游览一圈,同学们,徐州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请把你们认为值得去的地方推荐给在座的老师。”于老师话音一落,教室内的学生顿时兴奋起来,纷纷举手。于老师笑了笑,转而又说:“大家先别忙着说,老师在这里要提出一个要求,请同学们啊将你们各自的建议落实笔端,把你推荐给老师的原因简单的写一写,并最好用上我们课文中所学过得一些词语,譬如:尤其、千姿百态、流连忘返”在明确了上述要求以后,于老师给学生留了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在此期间于老师巡查课堂。几分钟过去后,于老师请学生站起来分享各自的想法,有的学生从“玩的”方面角度入手,有的则曾“吃的”方面入手,还有的学生另辟蹊径,直接向各位老师引荐自己的学校。总之,学生的回答异常热烈,课文中的词语也被用的恰到好处。而于老师在整个教学之中负责“穿针引线”,一堂课便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于永正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写作指导艺术(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3310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