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浅析铁路交通对近代徐州社会的作用(3)

时间:2019-08-07 20:01来源:毕业论文
3. 井下设备有所改善,其一,连接两井底部的巷道比过去增大,高阔约达一丈。其二,向各煤层延伸的巷道以及岔道,均力求路路相通,便于通风机将新鲜


3. 井下设备有所改善,其一,连接两井底部的巷道比过去增大,高阔约达一丈。其二,向各煤层延伸的巷道以及岔道,均力求路路相通,便于通风机将新鲜空气流向深处。其三,井下大小巷道,多用大木支撑,以便增加负荷力,既能减少坍塌事故,又能向更深之处挖掘。其四,井下各巷道,岔道,多设安全灯照明,便于往来行走。其五,在井底深处挖一池,使井下各路水皆汇集于此,利用抽水机,有水即抽,以减少泥泞状态。
   徐州地区的工矿企业,用机器大生产来代替手工劳动,用新式技术来代替原来的旧式生产方式,更新设备,科技提升,产量大幅提高,揭开了古老的徐州煤矿迈入近代化行列的新篇章。
 (三)促进矿业起死回生
   徐州物产丰饶,尤其是煤矿资源蕴藏丰富。在洋务运动时期,在“自强”、“求富”的旗号下,洋务派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工矿企业。1881年两江总督左宗棠上奏朝廷,建议开办江苏利国驿煤铁,并于1882年,左宗棠任命胡恩燮为徐州煤矿的承办人。于是,胡恩燮开始着手办理利国驿煤矿。于是,徐州的煤铁进入经营性开采时期。
   自1882年到1911年,徐州煤矿经历了蔡山煤矿、青山泉煤矿和贾汪煤矿三个发展时期,其平均年产量约三万吨。由于当时采取的主要是土法开采的方式,加上市场销售的困难以及没有修建铁路,外运煤炭困难。当时徐州煤矿资源主要销往南京、上海等地,运输方式主要是通过运河水运和陆路转运。由于运输条件的落后使得“积煤至数千吨”,使得徐州煤矿产业陷入困境。近代以来,铁路与矿业关系密切,二者相互扶持。随着津浦铁路、陇海铁路的建成通车,使徐州煤矿的发展蒸蒸日上。从1916年起徐州煤矿的产量突破了3万吨的数额,1923年的煤炭产量为18万吨,1933年为21万吨,1935年为29万吨,1936年为34万吨[ ],创造了历史记录。正是由于津浦、陇海铁路的建设,使限制徐州煤矿发展的运输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为煤炭的运销创造了有利的物质基础,使徐州煤矿的发展从停滞徘徊时期进入了新时期。
  (四)促进工业营销加速
   清末,徐州工业生产薄弱,部门结构较为单一,多集中于采煤,农产品加工和建材三大行业。不仅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经济效益普遍较差。其发展缓慢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交通不便。交通运输对于工厂企业来说十分重要,假若工厂企业的产品不能外运销售,则资金无法周转,积久则必然倒闭,在铁路未建之时,徐州陆路运输主要靠牛车马车,这样的运输方式不仅耗时长而且运输成本高。至于水上运输,主要靠内运河,由于船只行驶缓慢,常常受到风雨天气和寒暑气候的影响,从而增加运输成本。[ ]
   第二,资金短缺。这是限制徐州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清末,本地区的货币财富总量,或是人均占有的货币财富,都远远低于苏南地区。另外,近代徐州工业的兴办多是依赖外地资本的投入。例如徐州煤矿的投资者都是非徐州地区的商人,耀徐玻璃厂的创办人是南通的张謇和海州的许鼎霖。
   第三,市场有限。没有广阔的市场,就没有近代工业的发展。徐州地区市场存在潜力,因交通运输落后,市场发育程度较低。该地区拥有江苏近一半的人口,其中有盐民、手工业者、驻军官兵等对消费品有一定的需要,然而由于本地消费工业品生产的落后以及区域交通的滞后,这些需求没有转化为对本地工业的现实市场需求。[ ] 浅析铁路交通对近代徐州社会的作用(3):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3722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