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个相似文学典型形象的差异性,进而揭示当时的中、西方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审美心理方面的区别。
一、美之生成——作品主题
(一)《羊脂球》主题思想
十九世纪后期的法国小说家莫泊桑以中短篇小说为擅场,有着“短篇小说巨匠”的美誉。他曾与其他文学青年合集出版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合集一经发表便受到了好评,而受到最高评价的却是那时文坛上毫无名气的莫泊桑。由此,莫泊桑以这部表现普法战争的作品——《羊脂球》而一举成名。
小说描写的是普法战争期间,十个法国人乘坐同一辆马车逃离鲁昂途中的经历,着力表现了战争期间的法国社会各色的人物形象。在这十人当中,有九人自认为是社会上的体面人物、身份高贵。另外一个是外号“羊脂球”的妓女,她容貌姣好,心地善良却被其他人嘲笑。马车经过小镇时,普鲁士军官强令羊脂球陪他过夜,否则拒不放行车上所有人,这遭到羊脂球的拒绝。同车的其他九个人却为自己能通行而想尽各种办法,施展种种手段,不惜把羊脂球当做牺牲品。马车最终得以通行。待到人们再次出发时,车上的九个人又露出原先的面目,更加肆无忌惮地讥讽嘲笑羊脂球。小说最后以“羊脂球在黑暗中呜咽的哭泣”为结局。[1]本篇小说通过人物的美丑对比,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面对侵略势力,什么样的人才真正具有民族气节,谁是民族的败类,谁又是爱国者”[2],谁才是真正美好事物的拥有者?
(二)《桃花扇》主题思想
作者孔尚任自小接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他在淮阳治理河道期间,爬山涉水,走访了多位明末遗民,这对他《桃花扇》的创作埋下伏笔。期间孔尚任的思想比较矛盾,一方面因受过康熙帝的提拔不免有感恩戴德之情;另一方面,因受到父亲不与清王朝合作坚定的政治立场的影响,加之官位不高,常受欺凌。所以产生反清恋明的想法是自然的,这也成为他创作《桃花扇》的思想基础。[3]
《桃花扇》是以李香君和侯方域的爱情为线索,来展现南明兴亡的历史。男主人公侯方域科举南京,经朋友杨龙友介绍结识了秦淮河名妓李香君,在手头拮据,缺少梳栊之费时,正因罢官也蛰居南京的阮大钺立刻巴结侯方域,给李香君送上妆奁,企图拉拢复社文人,达到洗刷自己罪责,以求东山再起的目的。妆奁被李香君坚决拒绝之后,阮大钺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南明王朝建立后,得势的阮大钺一方面罗织罪名,下令逮捕侯方域;另一方面又逼迫新婚的李香君转嫁,对其进行百般侮辱,迫害,致使守楼自誓的李香君在反抗时额头撞地,血溅诗扇,被杨龙友就着血迹,在扇面上点染成一枝梅花,成了“桃花扇”。李香君以扇为信物托老师苏昆生找回侯方域时,李香君已被朝廷征选入宫当了歌妓,阮大钺又把回来的侯方域逮捕入狱。直至南明覆亡,侯方域与李香君才重新合会,分别隐遁入道修行而去。剧末以马、阮败亡和候了、李入道,不仅蕴含了清王朝“太平盛世”下汉人的民族兴亡之悲,而且从哲理高度揭示出人的命运与国家存亡不可分割,表现出鲜明的国家至上的思想。
二、美之陨落——人物命运相同
羊脂球和李香君她们都美丽绝伦,善良无私,都具有民族气节。二人的形象来源于现实中的真实人物。羊脂球是19世纪法国的妓女,李香君是明末清初的青楼女子,她们生活在社会底层,都经历过世间的辛酸苦751,都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从事这种职业,然而二人不甘任人摆布,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黑暗势力时都表现出连当时男子都没有的胆识气魄。羊脂球和李香君痛恨出卖自己祖国的人,并为保护本民族的利益而誓死的努力。但是羊李两位女性都在国家危难之际遭受同族人的侵害。 羊脂球与李香君人物形象比较分析(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3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