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立而理明
《宋史》本传提到:“苏辙论事精确,修辞简严,未必劣于其兄。 ”这是就苏辙的议论文说的,苏辙的议论文不仅篇章多,涉及面也非常广泛。再加上苏辙的识见之广博,使其论事相当精确。如何使文章论事精确而又流畅?首在审题,贵在立意。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中写到:
“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 ”
此处的“附会”也就是“附辞会义”,附辞会义要求创作者紧扣纲领,从大处着眼,有全局观点,从而使文章丰富完整而不散漫。而打好“基构”的首要要求就是立意,意立了而后理自明。苏辙兄弟二人在应制考试时,皆作《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定意于“道”,而苏辙立意于“义”。在文章首段,苏辙凭空直接立论,定好了文章的中心:
“古之君子立于天下,非有求胜于斯民也。为刑以待天下之罪戾,而唯恐民之入于其中以不能自出也;为赏以待天下之贤才,而唯恐天下之无贤而其赏之无以加之也。盖以君子先天下,而后有不得已焉。夫不得已者,非吾君子之所志也,民自为而召之也。故罪疑者从轻,功疑者从重,皆顺天下之所欲从。 ”
直接指出古代君子的用心,忠厚爱民。刑和赏都是一种“不得已”的治国手段,最后只能由个人对自我的行为负责。应当顺应民心,尽量与民方便。命题相同,但各自立意不同,二人皆围绕立论来著文,百变而不离其宗。
苏辙在政论文中纵谈天下大事,论断相当确切。如《上皇帝书》中所说的“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 ”非常切中肯綮,直接点出了北宋积贫积弱、国库亏空的局面。论事精确也就是上文所说的理明,这主要归功于苏辙自身思想的厚度。苏辙有如此敏锐的思文,首先离不开苏辙自身的努力。苏辙自小刻苦励学,勤勉读书,最后终是做到了“胸中存万卷,下笔如有神”。“予少而力学。先君,吾师也。亡兄子瞻,吾师友也。 ”由此可见苏洵与苏轼的治学态度、思想理念对苏辙的影响也异常深远。另外,苏辙自小便随其父苏洵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他认为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远不是禁锢在书斋中的人能想像的。毫无疑问苏辙也因此打开了自己的视野,不仅仅使自己见多识广,也使文章疏宕袅娜。
(二)文风汪洋澹泊
明人茅坤曾评论道:“子由之文,其奇峭处不如父,其雄伟处不如兄,而其疏宕袅娜处,亦自有一片烟波,似非诸家所及。 ”苏辙行文疏宕袅娜,有如云袖之飘摇,可谓绰约不穷。苏轼曾说“其(苏辙)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 ”,既是说他的文风,也是说他的性情,他的思想境界。苏辙文章为文平直纡余,不动声色。与其父兄相比,不仅缺少了一股豪雄之气,而且在其父兄纵横捭阖、汩汩滔滔之处,苏辙往往从容不迫,舒缓平易;其父兄用三言两语带过之处,苏辙却是往复曲折,详尽诉说。但是,由于他守性不移,不为外物所夺,不为得失荣辱所动,所以苏辙的秀杰之气从未被平直的语言所掩盖,纡余之中足见其风骨。
什么是“汪洋澹泊”?汪洋,即代表宽广无边际;澹泊,指水流的徐缓迂回,似缓而实流,波微而曲折,与滔滔大江相比,自成另外一番景色。而四字连用,即表示广博无涯,恬淡却是淳厚。三苏皆作有《751国论》,苏洵立意于“赂”,苏轼在于“养士”,苏辙的《751国论》则将中心放在“天下之势”上。立意不同,其风格也各成一家。老苏与大苏的文章夹叙夹议,句法变换随性,展现了他们的滔滔才华。而苏辙全文围绕“厚韩魏以摈秦”这个主题,层层递进。文章规模远没有父兄文章那么宏大,但他文辞舒缓平易。苏辙《751国论》首段用了八十四个字引出“天下之势”: 被忽略的经世之才苏辙政论文研究(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4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