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亡妇》是作者在妻子武仲谦死后三年所作,整篇文章在平静的细语中蕴含着悲痛哀婉的情调。作者以叙家常的方式,用朴素、自然的语言,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善良、朴实、温柔贤惠的传统女性。文章尽数亡妻对孩子、对自己种种的爱。作为母亲,为养育孩子尽心尽力,全身心的为孩子们喂乳,“白天做菜,照顾孩子”,夜里一听见哭声就竖起耳朵听,觉都没好好睡过,结婚十二年,有十一年耗费在孩子身上,不知疲倦,知道自己的力量消磨殆尽;作为妻子,对丈夫体贴入微,关爱有加,换了金镯子给丈夫当学费,为了丈夫在冰窖似的家里呆了三个月,在家里洗衣做饭,即使坐月子的时候,四五天就起来了。逃兵难时,领着母亲孩子东躲西藏,还不忘带上丈夫成箱的书。即使是自己重病缠身也默默承受苦痛的折磨,肺都烂成大窟窿了,也丢不下孩子,舍不得钱,丢不下家务,更舍不得丢下丈夫。可以说为了这个家,她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甚至有些逆来顺受,她从不考虑自己,只是一心一意地扑在几个孩子和丈夫身上。让我们真切的看到一个至情至美的女人。透过作者对亡妻生前种种行为、情态的细腻描写,对亡妻生前琐事的叙述,不但使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拼命爱孩子、爱丈夫的至情女人,同时还可以从字里行间体察出作者对亡妻的感激、愧疚、追悔和彻骨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作者与妻子的挚情笃爱,流露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作者在描述夫妻的关系时,跳出了对传统夫权的认可、对女性生命的践踏,而是融入了关心、同情,体现出在妇女解放过程中男性的自省。
(二)朱自清散文中的女性化意象
朱自清在写景状物时,往往用审视女性的态度,去观察感知,通过想象和联想用女性的身体、姿态和容貌来描摹自然景物,赋予它们女性美的特征。在众多的女性中,作者偏爱着少女和少妇,所以他笔下的自然景物多表现出少女和少妇的美。
1.少女的纯真美
朱自清的作品中有很多景物都用少女的身姿形容的。如《荷塘月色》中描写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的”。用“亭亭”“袅娜”“羞涩”这些描写女性的词汇来形容荷花,展现了荷花迷人的风韵,接着作者直接用女性做喻,用“刚出浴的美人”的娇美来形容荷花的清新脱俗。《白水漈》中把微风想象成一个调皮可爱的少女,用她的一双纤手去争夺“飞烟”,把瀑布水的细、薄描绘的活灵活现,充满生气。《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说月亮“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把月亮比作晚妆才罢,飞上天空的盈盈少女,凸显了月亮的美丽、轻盈。《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中“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朱自清都用女性的肢体作比枝条,体现出枝条的柔美感,给人以美的想象。《春晖的一月》中,把山比作淡妆的姑娘,用姑娘的清新淡雅来表现山的清秀。 论朱自清散文中的女性意象(3):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