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啼笑因缘》婚恋叙事研究(2)

时间:2020-02-28 10:29来源:毕业论文
一、引言 ㈠ 《啼笑因缘》的故事内容 其实《啼笑因缘》是有着一个真实的故事背景的。 那时,张恨水在北京《世界日报》供职。当时爱听戏的张恨水,


一、引言
㈠ 《啼笑因缘》的故事内容
其实《啼笑因缘》是有着一个真实的故事背景的。
那时,张恨水在北京《世界日报》供职。当时爱听戏的张恨水,受同事们邀请到四海升平园去听高翠兰唱大鼓,正巧当晚高翠兰因年轻美貌被田旅长抢走了。同仁们对此非常气愤,直说军阀太强横,张恨水却认为高翠兰是情缘如此的。果然后来看到高翠兰在婚照上笑得非常甜蜜。原来真相是高翠兰的父母把女儿看作摇钱树,一索要女儿的卖身银子,双方因没能谈妥。高父一纸诉状告到法庭,结果宣判田被判处徒刑一年,高翠兰交由其父母领回。事情过后高翠兰仍去唱大鼓,只是已不像往日那般,并且在家中哭闹,不能忘情田旅长。 直到1929年5月,张恨水依据高翠兰事件构思撰写出《啼笑因缘》这一部作品。
从题材上看, 《啼笑因缘》属于才子佳人式的婚恋故事。
故事主要围绕樊家树与何丽娜等三位女性之间的情爱故事而展开。1928年春天,由杭州到北京来求学的樊家树认识了具有豪侠情义的关家父女,而秀姑对樊家树这么一位年轻有为的男子产生了好感。同时在家里人介绍下,樊家树认识了何丽娜。但何丽娜由于过于奢靡的生活风俗,引起了樊家树的厌恶,一直只能独自爱慕。一次街边观看大鼓书演唱,让樊家树与沈凤喜相识,凤喜的聪明乖巧吸引了家树,并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然而凤喜后来在舅父的设计中不幸被当时的军阀刘德柱看中,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凤喜搬进了刘府。刘德柱因为怀疑凤喜与家树有私情而虐待她,致使凤喜被吓疯了。即使得到帮助和救治,凤喜最后也不幸去世。在别人的促成和帮助下,樊家树最终和何丽娜结成眷属,倒像是突出中作者心中所想,原本最没有可能的却是最后在一起的。
另外一方面,作者在主人公樊家树感情方面如此设置也是与其自身的感情经历有关的。张恨水受《红楼梦》影响深远,尤其钟爱风花雪月式的诗词、才子佳人式小说情节,因此在其作品中都有不少体现。
    张恨水自身的婚姻爱情也曾受到打击,在第一次母亲包办的婚姻中,新婚当晚突然发现自己被蒙骗,新娘子已被掉包。当时张恨水憧憬小说中郎才女貌的美妙生活,希望能找到一个才貌双全,温柔贤惠的女子。而第三任妻子是他在《啼笑因缘》发行时遇见的,可以说是他理想型终身伴侣。张恨水期待完美的婚姻,憧憬郎才女貌的生活,希望能找到一个能互相理解、能作为灵魂伴侣的妻子,这一点更是体现在樊家树的恋爱观里,而沈凤喜正是能满足他的爱情期待,所以樊家树在最初选择的是沈凤喜。
然而就像真实人生那样,并非事事能尽如人意。樊家树无法维持他和沈凤喜的爱情,也是受当时社会背景所迫,因为他们的爱情一开始就是如此的“不平等”和“不牢固”。因此也有了后面和何丽娜的结合,当樊家树发现何丽娜是能够理解他时,他欣然接受了何丽娜。张恨水对此提到,并非有意让樊家树娶了其中一个女子,或者最后落得一个大圆满结局,只是这样正好合了小说的原意。作品中的婚恋实质,是作者将其融入进去的结果,更是其自身经历的融合和反映。
不同于其他的通俗小说,《啼笑因缘》摆脱了就言情而言情的阴影,作品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社会的最高层——对黑暗社会的揭露。小说在言情的情境下把男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置于旧社会军阀黑暗统治之下, 揭示出那个罪恶的社会对美好及善良的扼杀, 从而唤起人们对对光明的向往。在那个年代里,人们遭受到许多威胁与压迫,因此张氏作品中不乏带有带领人们走出黑暗,倡导自强独立的民族精神。 《啼笑因缘》婚恋叙事研究(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4711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