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啼笑因缘》情节模式的开拓
作家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很大程度上受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影响。张恨水恰好生活在一个文学观念、文学思想、文学题材、文学形式与文学表现方法等方面都翻天覆地的过渡时代——新旧文学斗争最激烈的时代。然而,张恨水虽不属于这两大阵营,却汲取了两大阵营的优势,当然,由于时代局限性,他的创作中也残留了两大阵营的陈腐观念。因此在婚恋情节安排及男女关系设置中,都无不体现了其进步与陈腐思想的夹杂。下面部分中,将对小说中婚恋模式进行分析,体现了《啼笑因缘》中情节模式的特点及开拓方式。
㈠ 男性地位的被动及弱化:三角模式的再造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从整体上看是一种缺席、无能的角色, 他们被看作是小说中展现女性命运的映衬之物。张恨水小说中的男性地位也与此有点类似之处。
小说《啼笑因缘》文本中的樊家树,似乎早已是作者所设定好的。樊家树是一个经过五四文化熏陶过的中庸青年,对爱情怀有理想主义思想,对女性有平等意识,同时多金又多情。他与沈凤喜、何丽娜构成了三角恋爱关系,以三者之间的婚恋为叙事基础,辐射出其他的感情线索,然而却不是人们所熟知的模式。
旧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很低,要依附于男性而存在。而在《啼笑因缘》中,在恋爱与婚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从来就不是樊家树。
首先在关秀姑方面则体现在她对待樊家树上面。因为受父亲影响,关秀姑是一位性格十分爽朗,不拘小节的姑娘。然而有意思的是,原本一个这么开朗的姑娘第一次见到樊家树时却一反常态,流露出了一种小女儿的娇羞、温柔来了。“找了一阵子,找出一只茶杯,一只小饭碗,斟了茶放在桌上。然后轻轻的对家树道:‘请喝茶!’自进那西边屋里去了。”[4]“轻轻”二字,当真是形容得非常贴切,犹如真的看到了秀姑的神情一般。当她在屋内听到父亲对樊家树说自己刚刚端来的茶只是是苦井的水时,她便向屋内答道:“这是自来水呢!”我觉得这句话对于反映秀姑的心理显得十分微妙,从而看出此时关秀姑的态度。从第一次见面开始,秀姑就对樊家树产生了别样的心思。
何丽娜是跻身上流社会的富家女,喜欢当下时尚,整日出入交际场所,生活上过于骄奢,而思想层面亦无半点见地。她的性格虽然开朗大方、活泼自信,但缺乏内在的精神神韵,如同一朵正在怒放的鲜花,怒放的同时也走向枯萎。所以,当命运将博学多才的樊家树引领到她面前时,她找到了精神支柱,能够改变价值观的精神食粮。她勇敢追求爱情,被拒绝后依然不气馁不放弃,为了爱情勇于改变自己,不穿漂亮衣服,不去娱乐场所,不跳舞,不做交际花,甚至隐居在西山别墅,完全占据着爱情的主动。
而因为一块钱的赏赐加上沈母的攀逐,让沈凤喜轻易就对樊家树示情,本来无意的家树开始动心了。在樊家树看沈凤喜唱大鼓戏时,她就向家树展现了娇羞之态。她的一双大眼睛在家树身上溜了几回,加上她自身所有的一股寒素清媚之气,使得家树不得已对她动了心,更是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表达得恰到好处。
看似樊家树不停地在沈凤喜与何丽娜之间做选择,实际上他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占据一切优势地位的男性,他的地位由主动退为被动,他选择爱情,其实是爱情在选择他而已。
㈡ 恋爱+革命:旧模式中的新因素
近代以来一批古典小说被视为章回体小说的典型代表,其言情题材顺势上升为小说体裁的一个重要母题,成为近现代小说的主流。当时的言情小说都以男女爱情作为线索展开,以婚恋纠纷为脉络铺垫,大多数脱离了时代,不具备很强的社会意义,经时代发展而逐步消亡。于是新文化运动在初期就在小说界进行改革,将言情小说拉下马,取而代之的是社会问题小说。 《啼笑因缘》婚恋叙事研究(4):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47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