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苦难下的不屈与自强论刘庆邦《平原上的歌谣》(2)

时间:2020-10-20 21:33来源:毕业论文
(二)小说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在对刘庆邦小说《平原上的歌谣》的研究中,对于农村和人性主题,都有大量的研究,但是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多,人们

(二)小说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在对刘庆邦小说《平原上的歌谣》的研究中,对于农村和人性主题,都有大量的研究,但是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多,人们不能完全的从各方面来把握。刘庆邦曾经也说过:“好的小说主要是由细节组成的,我们写小说,功夫也在于写细节。只有把细节选好,写好,人物才会有血有肉,有温度,有呼吸,有情感,有个性,才会立得起来,并流传开去。”[1]同时,在《平原上的歌谣》中,没有把细节放到重点的位置,而是对农村的风景给予大量的描写。从表象上看,刘庆邦的矿区小说和农村小说,看起来二者是对立的,在审美上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实际上二者有一个共同的价值指向:即对文化原乡的精神守望。

在本篇文章中,准备从三个大方面来写,通过平民式的写作、人性上的美丑、自强不屈的表现,从而展现出刘庆邦亲身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的艰辛和苦难,以平民立场的价值取向,又通过对人性美的挖掘和丑的揭露,用细腻真实的笔墨,最大程度的演绎历史、再现历史,把人们在获得短暂快乐和最后的凄凉悲惨形成强烈的对比。他将苦难用温暖平和的笔调写出来,突出了他独特的风格和美学意义,从而真正达到从苦难中发掘诗意的艺术目的。以平静的语调叙写了人们面对苦难的生存态度,对自由和生存的强烈渴望,依然保持着自尊自强、不退缩、不妥协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 平民式的写作

(一)平民式写作的原因:农村生活的经历

首先,刘庆邦是农民的儿子,从小生活在农村,在他年幼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后来他在青年的时候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去到煤矿上工作,并且在初中没有上完就因为文化大革命而中断,他坎坷而丰富的人生,让他看到了底层人民的人性上的闪光点,让他发现了人性的善良和美好。同时他也亲身经历了自己身边的悲剧的上演,他的遭遇和经历让他有了饱满的情绪和丰富的感情,这也对他写出这本书有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一直是围绕农村、农民、矿区的生活,在他离开了家乡很长时间以后,还是会不间断的回家乡看看,和农村、农民、矿区生活的人们进行交流,了解离开以后农村的变化,到了新世纪,农村的生活也可以说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村容村貌,人们的意识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刘庆邦的写作道路也是与时俱进的。

其次,刘庆邦曾在笔谈中说到:“我的故乡在豫东大平原。我曾经说过,那块地方用粮食,用水,也用树皮和草根养活了我,那里的父老乡亲、河流、田陌、秋天飘飞的芦花和冬季压倒一切的大雪等,都像血液一样,在我记忆的血管里流淌,只要感到血液的搏动,就记起了那块生我养我的土地。”[2]刘庆邦写农村、农民、矿区写的淋漓尽致、信手拈来,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故乡有深厚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与不舍,感情真挚,对家乡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都有割舍不掉的感情,是生他养他的地方。刘庆邦曾经谈到“河南的文化,其实是一种戏剧文化,讲情节,讲悬念,讲抓人,讲夸张这些东西,跟小说里很多东西是排斥的。如果被河南的戏剧文化抓住了,就容易变得通俗。”[3] 他的文章从日常生活出发,以平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创作出曲折的情节和紧张的矛盾。刘庆邦一直在写农村、农民、矿区的生活,对底层人民的底层生活非常的关注,用平淡、平实的语言记录下人们生活的种种艰辛和无限乐趣,表达了对农民和农村的赞美和热爱。

苦难下的不屈与自强论刘庆邦《平原上的歌谣》(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6326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