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秦腔》[4]这部作品,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的几个问题:(1)农村政治改革有待继续完善:无论是老一代还是新一代基层干部,他们在管理过程中仍体现着“人治”的重要影响。这或许和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有着莫大的关联。同时,以夏天义为代表的老一代乡村干部充分认识和肯定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性,却因为固守土地而显得墨守成规不愿进取,新一代的乡村干部有着积极的进取心,却更多表现为渴望实现个人抱负。他们有想法,有目标,对时局的发展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但容易急于求成、不考虑长远影响,甚至会因争权夺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2)有着传统根基的乡村文化发展令人担忧,传统文化得不到继承:老一辈爱好者们没有切实的办法使得它得以传承;中年人的才情只能消耗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琐事中;新一代年轻人则对传统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3)新一代集体的失落:乡村,作为农民的根,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抛弃。从农村走出去的年轻人如同失了根的浮萍,他们对乡土已没有老一代人那种根深蒂固的情感,却又因为摆脱不了农村的影子而在城市中成为另一种尴尬的存在;而留下来的农村青年亦不会像父辈那般勤勤恳恳地待在乡村,他们守在原地,却同样看不清自己的未来。下面,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细致探讨一下《秦腔》如何表现城市化进程对乡村的影响。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越是在农村地区,人们往往越是会有一种源于家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这种对宗族制度的认可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信奉和缅怀,祖灵是孝的基础,而孝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家-国,父-子,都建立在孝的框架之下。这一点,无论是从吃年夜饭的规矩还是从夏天礼的葬礼上孝子孝孙的安排都可窥见一二。夏天义这一代,以孔子五德(仁义礼智信)的前四德命名,这不由让人想到作者是在借此表明一种文化传承的暗示。他们几兄弟恪守孝悌互敬的道德准则,荣辱与共,勤勉持家。
即使分了家,夏家四兄弟仍旧年年轮着吃年饭。一顿饭,从夏天义家吃到夏天仁家,一家一家的吃下去,吃到夜色深暗、吃到小辈厌烦。可是,几兄弟竟坚持着过了几十年。
但即使是在这一代,伦理传统也已经显现出下滑的迹象了:(天)信是没有的,(天)仁早亡了,(天)礼迷陷在银元中不明不白地丧生,(天)义固守着传统却遭人埋怨,(天)智一生热爱秦腔,却至死也没有为他所喜爱的传统艺术做出任何实质上的贡献。而到了夏家的第二代,败迹则更加明显。对物质的追求取代了父辈们对道德准则的恪守。陈思和曾用这样的两句话概括夏家这一代:金玉满堂豆腐渣,风雨缥缈不见家(佳)。雷庆出车走瞎道,君亭将来在地上爬。[7]
贾平凹《秦腔》新世纪城市化进程下的乡村隐患(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6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