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龚自珍运河行旅诗研究(3)

时间:2020-11-23 19:04来源:毕业论文
西山春画别,两袖落梅风。不见小龙渚,尚闻隔渚钟。樽前荇叶白,舵尾茶华红。仙境杳然杳,酸吟雨一篷。[ ] 这首诗对洞庭西山的美景作了十分详尽的

西山春画别,两袖落梅风。不见小龙渚,尚闻隔渚钟。樽前荇叶白,舵尾茶华红。仙境杳然杳,酸吟雨一篷。[ ]

这首诗对洞庭西山的美景作了十分详尽的描写,西山如画,荇白茶红,仙境杳然,篷中吟雨,如此之景,在龚自珍的笔下陡然间就变得美丽动人,惟妙惟肖。其实龚自珍十分喜欢洞庭山这个地方,甚至希望日后归隐于此。所以在这里,诗人把洞庭山写的越美,就越显示出现实与诗人心中理想的落差,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若不是诗人对此一心向往,又怎会把此地描绘的如此美妙,若不是诗人对此向往而难至,又怎会从这景语之中生出这般动人的感情。虽说是写景怀人,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更让人怅惘嗟叹。

龚自珍的行旅诗除了有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有写自己途经市肆时的所见所感。例如《过扬州》:

春灯如雪浸兰州,不载江南半点愁。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过扬州。[ ]

扬州位于江苏省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处,清代由于盐商集中在此,加上旅客往来频繁,市场十分兴旺。而诗人此时匆匆经过扬州,寂寞的心情却和这里热闹的市容很不协调。“寻春狂客”是用典,杜牧曾有诗:“自是寻春去较迟”,杜牧就是一个生活放浪的人,有轻狂之称,而作者对杜牧就十分向往,因此以“寻春狂客”自比,然而他越是轻狂,就越是与当时现实的繁华热闹所不相容,所以最后他只能落一个“一茶一偈过扬州”。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未详写市肆的景色民俗,主要还是抒发因运河行旅而触发的内心落寞的情感。

(三)“夜闻邪许泪滂沱”——针砭时弊的伤时感怀诗

龚自珍所生活的年代,正值清朝国事急遽衰落的时期,整个清王朝在很多方面都暴露出了严重的弊病,而这些弊病在运河沿线的城镇中也显露无疑。而龚自珍作为一个心怀极大爱国热情的诗人,在他的运河行旅诗歌中就有许多针砭时弊,直指国事衰败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描写,表达出了自己对清王朝衰败的痛心与感伤。

首先,在清朝中晚期,人民的生活异常艰苦,而在运河一代,更是由于漕运的输挽维艰,而使得运河沿线百姓的生活极其艰难,尤其表现在水手和纤夫的身上。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八三”就写道: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

这首诗不仅明说了纤夫拉纤辛苦,而且暴露了当时清政府漕运的弊端。“当时清王朝向农民征收田赋,其中一种称为‘漕粮’,征收白米。东南各省的漕粮,当时主要是通过运河北上,称为漕运。运河在进入黄河前,因水位高低不同,在附近设立水闸多座,船只通过时,由纤夫拉船过闸,每船需用水手十人,纤夫十人以上。漕运到了清代中叶,弊病百出,老百姓受害极大。但是役使纤夫,就使人伤心惨目。”清人邹在衡在《观船艘过闸》诗中也描写过漕船过闸时那种“邪许万口呼,共拽一绳直。死力各挣前,前起或后跌”[ ]的艰难。这“邪许”二字在两首诗中都出现了,这不仅仅是纤夫拉纤时喊出的血泪之声,也是像龚自珍这般爱国知识分子心头激起的强烈波澜啊!

此外,在龚自珍的这一类诗歌中,其对腐朽政治的揭露也不容小觑。龚自珍生活在清朝中晚期,那时清朝的经济政治早已从康乾盛世的繁华败落了下来,渐渐呈现出萧条的景象。龚自珍身为当时的官员,又兼是一位爱国诗人,对当时的政治表现出了诸多不满,再加上他自身那种放浪形骸、不拘小节的诗人习气,更是把他对官场政治的很多不满暴露在了他的诗歌之中。王岂孙就曾这样批评过龚自珍,“至于诗中伤时之语、骂座之言,涉目皆是,此大不可也。”[ ]在他的运河行旅诗中,也借助地方景物进一步对政治进行了批判。例如《逆旅题壁次周伯恬原韵》: 龚自珍运河行旅诗研究(3):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6508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