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生水》原文为: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 ,是以成地。天地复
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
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
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 。湿燥者沧热之所生也。沧热者四
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
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又始,以已为
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已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厘,阴阳
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为道也。
通过原文我们可知《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论中认为,“太一”是一切的起点,最开是由“太一”生出“水”,而后“水”又反过来辅助“太一”才形成“天”,再由“天”反辅“太一”以成“地”。以此为基础按照规律依次形成“神明”,“阴阳”,“四时”,“沧热”,“湿燥”,最后形成“岁”,以“岁”为终止。由此观之,文中所说的宇宙生成论是一个相对来说十分具体并且很有逻辑体系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太一”是形成万物的根源,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本原 。
根据竹简内容,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则是顺序讲述宇宙生成过程,第二部分则是逆向推论进行说明,第三部分便是专门讨论什么是“太一”。所以从“太一生水”到“成岁而止”,并不是代表着以“太一”始至“岁”而终,而是表示一个循环的二分之一部分的结束。因为下文紧接着又以反方向阐述了“岁”的形成,进而又推导得出一切的事物为“太一”所生。而“太一”也并非实实在在的客体,而是一种形上的超越现实的存在,此时的“太一”便从这种客观的物质形态转而为哲学层面的概念。
从楚简帛书看屈原的哲学思想(4):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6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