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主题是电影对小说所做的相当大的改编。在小说中,当母亲提到苏珊的生父时,是如此的愤怒与难过——
“再说,我要向您承认,您使我想起另一个人的背叛和忘恩负义,他是那样的可恶,使得我一想起他就受不了;这个人不断地出现在您的我之间,他令我感到厌恶,使得我对他应有的仇恨传播到了您身上。”[2] (p18)(“您”是指苏珊,亲人之间用您显示了母亲对苏珊的疏离与嫌恶。)
“他已不复存在了。他死了,从没想到您。这还只是他的最小的罪过……”[2] (p18)
而在电影中这一幕则显得温情许多。母亲坐在椅子上,苏珊低下身,头枕在母亲的腿上,听母亲讲生父的事情。母亲回忆了苏珊生父的种种美好。苏珊在得知自己是私生女后,问母亲除了去修道院,是否还有别的出路,并提议说“可以像你一样嫁个不爱的丈夫”,对母亲的婚姻生活意有所指。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在影片的后半段,苏珊刚入厄特罗普修道院,院长与苏珊一道散步,院长问苏珊,“你后悔没有结婚生子吗?”苏珊说没有。“好,盲从哑嫁,要服从不爱的丈夫,很多女性都不甘心这样”,院长继而说。院长又问苏珊她的母亲是否爱丈夫,苏珊说不知道,院长则说希望是吧。“有些人不能接受婚姻。”院长看到苏珊愣住的表情,又说,“很惊讶是吗?如果不合口,那么婚姻就是个地狱”。导演似乎是借于佩尔之口道出了当时法国社会一些女性的悲惨命运,从而使苏珊母亲与侯爵的感情有了一种合理性。
影片中有三段场面出现拉松侯爵。侯爵回忆起往事时也是无限唏嘘感慨,似乎与母亲的描述形成呼应,而且从侯爵儿子的口中得知侯爵一直想见到自己的女儿,真可谓有情有义。通过修士和律师的帮助,苏珊最后被带到侯爵的城堡,侯爵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自己的女儿,想必也是对母亲与侯爵间有过一场爱情的最好安慰。
二、人物形象
原著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就是少女苏珊。
苏珊有一个很有钱的律师的女儿, 她还有两个姐姐。苏珊的才智和相貌都超过她们, 然而她却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和怜惜。她隐隐地怀疑自己不是母亲同父亲所生,后来经神父的述说,证实了自己的身份——一个见不得光的有损父母声名的私生女。父母为了不让她拥有家庭的财产继承权,姐姐们为了给自己争夺更大的利益,她被迫进入修道院。在那“比囚禁盗匪的监狱还要可怕千百倍” 的修道院里, 苏珊忍受了各种各样的虐待, 她也进行了顽强的抗争, 并诉诸法律, 要求还俗。然而, 这不仅无济于事, 反而使她遭受更加残酷的迫害, 甚至几乎被折磨死去。尽管现实对她异常严峻, 但她不愿屈服, 终于在一个有良心的修士的帮助下逃出了修道院, 只身前往巴黎。可是她却成了一个不受法律保护的人。为了生存下去, 她只得隐瞒姓名和身份, 在巴黎一家洗衣店干活, 成天提心吊胆, 怕人把她捉回去。为了不再落入那可怕的宗教牢狱, 苏珊呼请开明绅士科瓦马尔侯爵能够搭救她, 希望到他家去做一个普通的佣人。[3]
在小说中,苏珊是一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光辉女性形象。
(一)求真——揭露修道院的伪善
故事开始时苏珊的讲述。
初学修女们的一位女主持是人们所能找到的一位最宽容的修女。她所研究的就是向您隐瞒这个职业的所有烦恼;这是一门最巧妙的和装得最好的引诱课程。[2] (p6)
浅析《修女》的文本转换(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6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