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春晚》电视综艺节目中支柱节目的类型转换(3)

时间:2016-12-19 19:57来源:毕业论文
(一)歌舞:载歌载舞、精彩绝伦 纵观30年的春晚节目,歌舞类节目取得了较大突破,类型多样、异彩纷呈。歌声与 舞蹈 相得益彰,极大满足了观众的视


(一)歌舞:载歌载舞、精彩绝伦
    纵观30年的春晚节目,歌舞类节目取得了较大突破,类型多样、异彩纷呈。歌声与舞蹈相得益彰,极大满足了观众的视听需求,它以直白的抒情方式、婀娜多姿的舞姿和温婉美妙的歌声,在历届春晚中一直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春晚经历30年的长足发展,歌舞类节目取得了较重大的突破,节目类型多样。1984年香港艺员奚秀兰演唱的《阿里山姑娘》,采用了歌伴舞的艺术形式,很快吸引了无数观众的注意,在以后的每种晚会上,基本上歌曲类节目都有伴舞。
在30年的长足发展歌舞类节目过程中,这些歌曲表现的是时代情绪,传达人们共同的社会心理,引导人们通过艺本形象去认识生活、把握生活,使灵魂深处受到触动,按着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和自我。历年的春晚中都会推出不少脍炙人口、广泛流传的好歌:《走进新时代》、《我的中国心》、《黄土高坡》、《涛声依旧》、《越来越好》、《难忘今宵》、《天路》、《爱的奉献》等。作为春晚的主体节目,歌舞类节目在春晚中的比例没有多大变化。
(二)小品:意深长、独占鳌头
 随着现代传播媒体电视事业不断发展,小品作为新兴的表演样式,起源于80年代初,最初是专业戏剧演员用来训练表演技能的手段、随着电视综艺晚会的发展,迅速形成为独立的艺术品种。小品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以风趣逗乐的形式出现,它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汲取其他艺术的表演精华,具有戏剧化、人物化,同时以台词取胜。小品的语言贴近生活。使用的是来自五花八门的方言,以赵本山为首的东北腔、赵丽蓉的唐山,以及各种表现地方喜剧色彩的词汇,让听惯普通话的人们领略到北方方言区各地发音、语调、词汇的特有魅力。纵观历年小品在春晚中的数量:1984、1985年各1个,1986年为2个、1987年为3个、1988,1989、1990年各4个,1991、1992年各5个、1993年为7个,到2000年的12个,到2005年8个,到2006年7个,到2009年8个,逐渐地掀起一股炙手可热的“小品热”,小品成为春晚中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之一,赵本山、宋丹丹、冯巩、潘长江等小品演员深受人们的喜爱。2013年本山大叔退出春晚,众多观众对此感到可惜,可见小品已成为人们的最爱。
(三)相声:幽默诙谐、逐年减少
春晚刚举办,相声就成为最主要的支柱节目之一。2l世纪后,同样作为语言类节目的相声,却明显呈现出滑坡,到了不景气的地步。下面表格是关于相声在30年春晚中的数量统计:
表1  1983-2011年历年相声节目数量
年份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数量    10    3    2    5    6    5    5    4    5    6    5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数量    2    3    4    6    2    3    2    4    4    2    3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春晚》电视综艺节目中支柱节目的类型转换(3):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127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