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试析限娱时代《非诚勿扰》的自我突破与成功(4)

时间:2017-01-04 13:26来源:毕业论文
首先, 节目中的嘉宾设置是24名衣着光鲜的美女,上节目的男嘉宾也个个是帅哥、型男,俊男美女的现场情感交流比电视剧更加有看点; 其次, 在中国传统


首先, 节目中的嘉宾设置是24名衣着光鲜的美女,上节目的男嘉宾也个个是帅哥、型男,俊男美女的现场情感交流比电视剧更加有看点;
其次, 在中国传统里大男子主义横行的社会思想下,一向是男人主动,女性矜持。但在节目中24位女嘉宾对一位男嘉宾进行层层拷问,更加注重女性的意见而很容易忽略男性的心理活动;
再次,制造争议性的话题炒作节目,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节目中把感情娱乐化,为了制造看点,从开始的拜金女到富二代再到艳照门,几乎场场都有爆点,期期都有看点。实际上,这些都是节目策划的。
这样的炒作手段使节目获得了超高的收视效果和商业性回报,也使节目中先前定位的服务交友功能逐渐淡化。
(四)节目嘉宾单一化
作为一档时尚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嘉宾选择都定位于正值婚恋年龄的80、90后。嘉宾的职业更是处于高收入一层,在新社会环境下成长的他们有着独特的思文方式和对价值观的独特见解,敢于张扬自己。但是他们的观点和思文并不能体现整个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也因为他们个人独特的见解使节目中出现了种种话题的争议。虽然主持人孟非在节目中说:“作为国内收视率最高的节目,要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但节目中时常出现的是功利的社会下一些物质化的思想的大肆蔓延,比如杭州母子对“农村女”的排斥,刘颖要找“A货男”。
每个人都有追求爱与幸福的权利,《非诚勿扰》正是这样一个平台,但是作为一个大众媒体,节目制作人在嘉宾选择方面太过局限性。《通俗艺术》一文中,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基本的明显差异——价值观的差异。 不过,这种差异不一定就是高贵与递减的问题,而更多的事关于不同类型的满足。美女帅哥固然吸引观众眼球,但是却缺少了多样性。这是一个全民相亲的时代,但是《非诚勿扰》的高层次人群让一些普通群众望尘莫及。节目的制作需要作出差异性的选择,比如在嘉宾的形象、职业、收入、感情经历,或者国籍等方面都需要差异化的选择,这样才能满足更多受众的感情需求,让《非诚勿扰》真正的走进大众平民化的生活。
三、限娱时代《非诚勿扰》的自我突破
在“限娱令”的刺激下,《非诚勿扰》进行了重新改版,精心的节目编排凸显节目的服务性,戏剧化的演绎使节目在娱乐的同时更凸显社会主流价值观,转型后的节目重新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在这个竟争日趋激烈的传媒环境里,在“限娱令”的种种规范之下,《非诚勿扰》是怎样在困境中成功转型的?
(一)整改形式编排,加强节目创新
 1.环节创新
节目中嘉宾相亲过程只有短短五分钟,每位男嘉宾轮流上场面对24位女生,需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和爱之终决选,三个环节来介绍自己,相比之前的嘉宾视频简介,改版后的视频中更加注重个人的思想和价值观的介绍,使观众更能加深对嘉宾的了解,节目通过各个环节讲述嘉宾故事、情感经历、激发了矛盾冲突、塑造了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等;随着越来越高的关注度,《非诚勿扰》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又增加了“爆灯环节”,在男嘉宾进入权利反转前的任意环节,女生如果有特别喜欢的男生,就可为她心仪的人按下爆灯键,全场大屏便出现心跳动画,第一个爆灯的女生将成为“动心女生”, 这个新的环节设置更加注重男女的平等性;也让爱情进入了“双选时代”,凸显了节目本身所定位的服务性,很好的体现出了节目作为“红娘”的责任感。 试析限娱时代《非诚勿扰》的自我突破与成功(4):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179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