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权利,但同时,这也使得官方对于网路民意的收集、甄别、监控等造成一定的困难。
(5)透明性
网络舆论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造成网络舆论对于热点事件探讨的透明
性。传统媒体由于发表时间的限制以及层层审核的限制,最终一个事件呈现在公
众面前的有时并不是整个事件全部。 然而网络这一平台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
垄断,公众可以透过这个平台上实时发布的各种信息,对某一事件得以实时深入
的了解,使得事件的公开性、透明性得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事件真相向
公众呈现。
2.1.3 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
对于某一事件发生之后网络舆论的形成到消亡是有一定过程的,简单概括
为:公共事件发生引起网络舆论的产生、网络舆论的散播和讨论、网络舆论的聚
集、网络舆论的升级、相关责任人的反映、网络舆论消亡等751个环节。其实对于
这751个环节, 我认为在公共事件发生后网络舆论产生的环节中的网络舆论并不能
称之为网络舆论,仅仅能够算作是个别网民的观点,但经过散播和讨论之后,受
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网络舆论会经过一个不确定方向的发展与演变,但在这个时
候,往往会出现网络“舵手”,也就是俗称的意见领袖,他们会引领公众的意见
向着统一或对立或第三方的方向发展,即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这个环节之后的
网络舆论才能称之为网络舆论, 因为这之后的网络舆论基本形成了统一或对立的
观点,对事件刚发生时网民的观点进行了升华,产生了事件相关责任人不得不重
视的影响,甚至能够影响到相关政策的制定。正如美国学者萨托利所言:“不起
作用的公众舆论是没有的,但无所不能的公众舆论也是没有的”11
。例如 2011
年 6 月发生的“郭美美事件”,郭美美通过网络炫富,网友发现其微博认证身份
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随即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人们纷纷猜测其
真实身份,且对其与红十字会的关系深表怀疑,甚至引发了民众对红十字会的的
强烈非议。 网络上的各方人士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 有力的促使了真相公之于众。
网络舆论从形成到消亡的过程是和舆论的热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个热度
取决于网民对公共事件的关注度,热度越高,表明网民关注该公共事件的人数就
越多。热度往往遵循一个从酝酿到急速发展至最高峰,然后随着时间及事件的发展趋于平静。 网络舆论如何影响公共政策以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为例(5):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20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