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传播学视域下儿童动画片成人化倾向及其影响探析(3)

时间:2018-08-12 19:32来源:毕业论文
2.70、80年代:国外动画冲击,成人化倾向显露 随着电视在我国的普及,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增大,在国产动画作品也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许多电视


2.70、80年代:国外动画冲击,成人化倾向显露
随着电视在我国的普及,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增大,在国产动画作品也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许多电视台开始引进国外动画,《猫和老鼠》、《蓝精灵》、《聪明的一休》、《铁壁阿童木》、《樱桃小丸子》等都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动画作品,而这些诙谐幽默的异域动画也改变了中国儿童对动画的认识,对《三个和尚》(1980年)、《雪孩子》(1980年)、《抬驴》(1981年)这样彰显动画的教育功能,传递生活哲理,培养儿童优秀品质的动画作品带来巨大冲击,而诸如《小蝌蚪找妈妈》、《牧笛》这样的优秀水墨动画片对绘画有很高的要求,不但费力而且成本高,因不符合动画发展趋势而愈渐消失。少数动画如《哪吒闹海》(1979年)(成人化表现①)、《黑猫警长》(1984年)(成人化表现①),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较复杂的故事情节赢得观众认同,这两部动画无论语言或画面都适合儿童观看,但其中的打斗场景却比机智、勇敢、善良的主角形象对儿童的影响深刻,动画中的成人化倾向显露,此时的动画整体仍无法摆脱国外动画的冲击。
3.90年代:动画产量增大,成人化问题加剧
国产动画片产量增大,其制作手段、文化内涵等都在发生质的改变,《舒克和贝塔》(1989-1992年)的出现,是中国系列动画的开始,这一阶段的动画片减少了说教,增加了曲折的情节,如《海尔兄弟》(1998年)通过兄弟二人的环球历险经历,在展示美丽风景的同时传达自然科学知识。由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动画电影《宝莲灯》(1999年)(成人化表现②⑥)在影院的上映,中国动画开始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模式的探索,片中情节更加曲折,设置了沉香与嘎妹的爱情故事,这可以说是国产动画中的突破,但此处爱情的内容不是刻意增加而是出于一定目的性,同时,当红明星李玟为其献唱的主题曲《想你的365天》,刘欢《天地在我心》、张信哲《爱就一个字》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可见动画视角开始照应成人化需求,进行成人化试探,具有商业价值。
4.进入21世纪:动画转型发展,成人化普遍严重
随着动画的转型发展,动画题材丰富多样,动画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所带来的商业化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动画的题材、内容只能作为获取利润的载体,国产动画花更多心思制作适合大众、迎合具有消费能力的成人口的动画作品,其表现手法也越来越趋于成人化。
《我为歌狂》(2001年)(成人化表现③④)是一部校园题材动画片,讲述一群热爱音乐的中学生的故事,片中人物众多,造型各异,情节贴近校园生活,“吊死鬼”、“咖喱花”、“乖乖女”等绰号彰显了娱乐化与时代感,动画显露出成人化倾向。
出现《蓝猫淘气三千问》(2000年)、《唐诗故事》(2002年)等着重动画教育意义,用动画讲知识的作品。其中《蓝猫淘气三千问》(成人化表现③④⑥)是一部将动画故事与科普知识巧妙结合起来的儿童科普动画片,这部动画的播出更是创造了一个收益神话,蓝猫的动画形象在播出后迅速占领了图书、玩具、服装、食品等多个行业,国产动画开始步入产业化,而该动画的教育功能远远大于娱乐功能,内容过于说教化,剧情缺乏吸引力,图片加画外音的传达形式,大量使用书面化和专业化的语言,对儿童来说显得生硬、枯燥,有些内容儿童现阶段的认知能力还不足以达到理解的程度,画面处理简单化、成人化,没有充分考虑儿童受众的接受心理。
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2003年)(成人化表现②③⑥)改编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片中角色被赋予现代气息,还请到萧亚轩(梁山伯)、刘若英(祝英台)、吴宗宪(马文才)等明星为其配音,加以刘若英演唱的《蝴蝶》,萧亚轩演唱的《你是我心中一句惊叹》等流行音乐作为主题曲,符合成人的观赏需求。 传播学视域下儿童动画片成人化倾向及其影响探析(3):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2124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