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灾难突生性,灾后的一片废墟必将巨大地冲击受灾区同胞的心理承受能力,亲人的逝去带给他们是无尽的悲痛。因此,媒体在关于遇难者的报道中,要尊重逝者及其逝者家属,敬畏生命,给我们的同胞带去更多关爱。此时的媒体更应注重灾民的隐私权,把握好报道度量,传递准确的救灾信息,让更多受众加入到对灾区的支援行列中去。报道大众爱心捐助以增加灾区民众的抗灾信心,让我们的同胞明白怎样面对灾难,提升战胜灾难信念。
在报道中广大的一线记者和新闻主播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报道情绪,发挥自身的职业素养,避免情绪激动,要知道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在受众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记。在此次地震灾难报道中,一线记者蒋林就表现得尤为出色,他没有像一些记者、播音员那样表达出强烈的情绪化,在一次次灾难报道中,这种方式的报道体现在多数记者身上,经过数年的发展媒体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事实证明,除部分媒体报道失误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丧失职业道德的媒体之外,媒体虽有不足之处,但还是很大程度上担负起了自身的责任。例如,央视记者蒋林的现场采访流畅的表达,清晰的职业报道思文,成熟稳重的个人素质,体现出其作为优秀记者专业素养。他坚毅的性格给灾区带去坚定的信念,传递了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关切和与救灾密切相关的、有价值的事实性信息,同时使受众了解了更多的灾区信息。一份好的报道不是没有生命新闻文字,一个优秀的记者能在自己的报道中传递出让灾区同胞坚持救灾的信念,为政府稳定灾区的社会局面,为受众提供应得的信息。媒体是社会舆论的载体,平衡各方的影响,把关于灾难的报道做好,才能表现自身的责任感,体现自身的价值。
经历了汶川、玉树及这次雅安地震灾害,我国的媒体对灾难性新闻的报道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差强人意之处,如追求热点新闻、轰动新闻、编造虚假新闻等违背新闻职业道德,出现严重的失责现象,这些是绝对无法忽视的错误。我国灾难性报道的发展是媒体在灾难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和作用的情况下,在不断地实践工作中对经验的归纳、总结、反思结果。更是一线记者深入灾区现场,直面危险的救灾,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抗震救灾画面。在信息化的当代,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发展,使媒体面临更多的挑战,只有全体新闻人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的长足的发展,承担起自身的义务,在灾难性报道中担负起国家及大众交给的责任与义务。 试论灾难性报道中媒体责任的缺失以地震为例(6):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