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实性”作为纪录片的创作灵魂和生命,强调需要客观的对现实世界进行记录,反对运用简单的再现重构的手法,禁止使用任何形式的演绎。这种纪实性纪录片的本质要求是不容侵犯,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失去了真实的客观性,纪实性纪录片必然会在失去现实的基础来反映本质问题,随之消失还有它本身的价值与意义,所以强调纪实性创作是记录片的必然要求。纪录片创作者拍摄中要尽量选择客观公正的视角,在后期剪辑等制作中也必需尽可能的保留其原生态,不能做过分的处理加工,改变的发展及原貌,呈现给观众必须是真实的形态和真实的流程。
(二)结合实际看纪录片纪实性
自从2012 年5 月14 日,《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次播出,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美食节目观众的强烈反响,连续七天播出。首轮播出的平均收视率达到0.5%,而第四集《时间的味道》收视最高,达到0.55%,这个成绩已经达到与BBC纪录片所能达到的收视率,并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可以说是中国纪录片的一次巨大的成功。也掀起了纪录片界和美食界的一阵“追捧热”。
在《舌尖上的中国》创作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在拍摄手法中拥有三大醒目的特点:一是长镜头的运用,二是配音加同期声,三是细节的描写。长镜头易于展示客观时空,强调事物原本的真实面目,极大层面上展现了我国的地大物博,它的包容性很大,给人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心理。配音加同期声,能尽可能的缩短观众与展现对象之间的距离,让人有种人在现场的即视感。沉稳而富有磁性的配音里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对中华美食的深深的自豪感,让生活中我们司空见惯的食物“活化”起来,生动起来,每一字每一句都满含着对生活,对美食以及大自然的真情热爱。完美的纪实片,应该是把声音作为一种修饰手段,细节描写能够再现生活的原景原貌,给人较强的真实感和现实感,这就是它纪实性的表现。来.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在《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脚步》播完后,就有众多网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影片中的镜头抄袭BBC的纪录片,关于与爬树采蜜的内容造假明显,显得不真实,而总导演陈晓卿对此表示:相对于拍摄手法,他个人更在意拍摄内容,如果人家没有爬树采蜜的背景,我要求人家爬树,那样的不行的。我也尊重真实,因为我的纪录片不能过多干扰它真正的流程。[2]
在艺术性的纪录片中应注重镜头的设计和安排,但即使纪实性的纪录片镜头中有一点儿失误,多一点随机发生都会使内容看起来更加的真实。为了接近生活、接近自然,老练的导演会在纪录片中保留这些失误以达到残缺美、真实美的效果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实性与创造性(2):http://www.751com.cn/xinwen/lunwen_73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