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液/液界面的实验是从1902年Nernst[14]等研究水/苯酚界面上电流流动的实验展开的.从上世纪初到751十年代末,由于所用有机相的高阻抗会引起iR降使得获得可靠数据变得十分困难并且当时缺乏对液/液界面的结构及电势分布的了解和认识,液/液界面电化学[15]的发展相对而言很缓慢。24180
1975年Guainazzi[16]等发现对水相/有机相界面进行恒电流电解时,观察到了金属铜在界面上产生,随后分析原因:是因为硫酸铜(作为水相)和751羟基矾四丁基铵(作为有机相)发生了电子转移反应。随后Samec等发表了一系列的关于铁氰化钾氧化二茂铁(Fc)的研究工作的相应报道,并在Marcus电子转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液/液界面上电子转移反应的理论。1977年,Samec [17]等顺利的解决了界面电势差的恒电位这一难题通过引入了四电极恒电位的方法,同时他们还提出用正反馈回路这一理论来补偿iR降效应。1984年,汪尔康等进一步研究出循环线性电流扫描计时电势法[18]等方法,这一研究为以后的分析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ITIES体系一般是由水相/有机相和基底电解质组成,如采用1,2-二氯乙烷/水(DCE/W)体系,水(此处基底电解质为LiCl,作为水相 )/硝基苯(此处基底电解质为四苯硼酸四丁基铵TBATPB,作为油相 )体系等。1986年Prof.Girault等首次将微米管用于支撑液/液界面,1997年Prof.Shao等首次将纳米管[19]用于支撑液/液界面并且利用伏安法进行了离子转移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实验。近年来纳米管伏安法已经成为测量离子反应动力学最可靠的手段之一。论文网
2离子交换膜
Juda[26]在1949年发明了离子交换膜,并在1950年成功地研制出第一张具有商业用途的离子交换膜,从那以后离子交换膜成为一个新的技术研究领域,受到日本及欧美等国家的充分重视。五十余年来,对离子交换膜的合成进行多方面的改进,使其从无到有,从初期性能很差的非均相膜发展到性能较好的、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均相的离子交换膜,从单一电渗析水处理用膜发展到离子选择透过性膜、扩散渗析用膜和抗污染用膜。目前国外主要研究离子膜的应用机理和材料的选择,从最初的二乙烯苯、苯乙烯的聚合物外,扩展到异戊乙烯、苯乙烯一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嵌断共聚物及含氟聚合物以及聚醚砜、聚砜、聚苯醚等聚合物。除了普遍的将其应用于电渗析,在渗透蒸发,燃料电池等高新技术领域也得到了应用。在这些方面日本的德山曹达(Neosepta)、旭硝子(Selemion)及旭化成(Aciplex)及美国的lorries公司(Nepton)、AMF机铸公司(Amfion)、Dupom(Nafion)具有代表性。
我国离子交换膜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我国,上海和北京两发达地区的科研单位是最早尝试将离子交换树脂研磨成粉然后经过特殊工艺制成异相离子交换膜。1985年,我国对离子交换膜的研究有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首次在国内成功研制了聚乙烯醇异相阴、阳离子交换膜,并且在北京文尼纶厂进一步改进投入了生产。紧接着在1966年,上海化工厂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指导下也开始试着生产聚乙烯异相阴、阳膜。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我国对于离子交换膜研究进入了十分活跃时期,此间各种均相膜、半均相膜竞相得到开发,研制投入生产的有聚苯醚均相阳膜,聚乙烯均相阴、阳膜,聚氯乙烯一多胺型阴膜,辐照接枝的氟材料阴、阳膜,聚偏氟乙烯阳膜,聚砜型均相阴膜,甲基丙烯酸均相阳膜,聚三氟氯乙烯苯乙烯阳膜等。80年代[26],也有多种膜得到开发:上海市合成树脂所研制了抗污染的弱碱性异相膜,晨光化工研究院采用聚乙烯辐射接枝甲基丙烯酸二甲胺乙酯来制备渗析阴膜,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中心开发了一种离子交换网膜,此间也有对膜的形状和结构进行改进的,例如凹凸型膜、筒状、和袋状膜等。80年代末到90年代期间,各种类型的膜比比皆是,质量差异很大,于是开始对产品进行淘汰优选,产品在淘汰过程中相对集中,上海化工厂成为生产离子交换膜的主要厂家,它们在原来异相膜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性能更好的改性膜及电极膜。华东理工大学研制的HF系列均相离子交换膜性能较好,但年产量也只能达到数千m2,无法批量生产成为很大的难题。最近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推出了DF系列均相阴膜和阳膜,目前产量可达5万m2/年。大体上来看,我国离子膜的年产量可以达到40万m2左右[26],占世界第二。 液/液界面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1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