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媒介融合跨屏传播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时间:2018-08-16 16:58来源:毕业论文
西方学者在21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媒介融合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我国从2005年才出现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关于跨屏传播的研究更是从2013年底才开始。 孙玉双和孔庆帅在《中国

西方学者在21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媒介融合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我国从2005年才出现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关于跨屏传播的研究更是从2013年底才开始。
孙玉双和孔庆帅在《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一文提到,自从2010年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印发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和2010年6月《关于印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通知》,将推进三网融合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任务之后,三网融合技术不断发展[2]。传统媒体、手机、互联网等多种媒介的界限也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被打破。各种媒介形式从信息采集到制作,再到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相互整合。在整合过程中,发挥不同媒介的优势进行最有力的传播,意着传媒行业已经进入了融媒体时代。27104
黄雨水在《融媒体环境下电视广告创新研究》中提到,电视这一传统媒体靠着新技术的武装,拥有了更多形式[3]。数字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车载电视、手机电视、视频网站等的出现,赋予电视网络化、数字化、互动化的新特征。
钟书平在《大视频时代下的跨屏传播》一文则更加深入地提到,电视、电脑和手机多屏使用,已经成为大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广告主逐渐顺应人们的媒介使用行为改变,纷纷将其它视频媒体(在线视频、移动视频、楼宇屏、数字电视等)与传统电视进行跨屏整合优化,跨屏传播的业态已然形成[4]。众所周知,电视节目的最大支撑来源来自广告,电视节目为了更好的发展,不仅需要提高收视率,同时更要做好电脑和手机屏幕的跨屏传播,方能吸引广告,做到“广告养节目,节目反哺广告”。论文网
经过文献查阅发现,尽管已有众多学者涉猎跨屏传播研究领域,但基本停留于跨屏传播重要性的理论阐述和设想跨屏传播的发展前景,缺少实际案例分析。且仅有少数学者针对电视内容如何跨屏传播进行策略分析,但缺少数据分析。
张红军在《试论全媒体时代电视剧的跨屏传播》一文中,提出“多屏共存、跨屏传播”将是电视剧新的生存方式[5]。由于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观众从原来的被动接受方式转变为可以主动搜索电视剧,同时也能参与到电视剧的分享之中,提高了电视剧的关注度。并且网络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吸引着众多年轻网民成为网络电视剧消费主力,年轻受众的回归给中国电视剧市场带来了生机。伴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及年轻收视群体的崛起,电视剧逐渐呈现出“碎片化”接受特征。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电视媒体和视频网站、移动端对于电视剧的推送巧妙地采取了“多屏联动”模式。作者认为,目前的多屏联动层次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共同推送型”和“深度合作型”。而电视剧跨屏传播的终极状态是给受众提供跨屏体验,不仅让受众能够通过即时反馈和互动进行消费,还能让受众通过即时反馈和互动参与创作。为了这一终极状态理应打破电视和网络的体制壁垒和行业壁垒,进行屏幕间的深度整合,然而此路漫漫。目前多屏融合正朝着两个方向前进:一是传统媒体机构开发独立的专属新媒体运营机构;二是互联网企业开始把自己的触角延伸到电视行业。文章中系统地论述了跨屏传播的发展前景,然而缺乏实例分析。
武永征的《东南卫视新闻资讯类节目的跨屏传播探索》一文,分析得较为细致,提出了三条建议:1、将卫视电视新闻资讯节目与移动屏幕紧密结合,通过微信、移动应用或者与其他新闻客户端捆绑来创造富有卫视品牌特征的互联网新闻产品;2、注重“社交化”传播,一方面强化微博优势,另一方面加强微信公众号建设,试图通过人际传播,使栏目更个性化、更人性化,以期增强受众对节目的情感认同,增加受众对栏目的黏性;3、改造新闻生产流程,变“播出时间”为“即刻分发”,同时利用后台数据,分析受众,反哺节目[6]。可以说,该文的跨屏传播策略分析非常具体,但全文缺少数据分析,且仅针对某一卫视的某一类节目进行跨屏传播策略分析,实践意义较为缺乏。 媒介融合跨屏传播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2149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