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最大可探测波长 625nm
在2006年,Bridget O’Donovan等人创造性的将湍流测试装置实现便携化,打破了大气湍流测量的地域的局限性。该装置利用哈特曼透镜组合后加CCD采集图像的原理。
图1-3便携式湍流测试系统装置
在2007年,Liangqi Wang等人研制出一种新型DIMM测试装置,能够应用于口径为30米的较大口径望远系统中,且该装置在精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最高可达0.02arcsec。
2国内发展现状
在1992年,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刘忠等人首先利用差分像运动法两次对大气相干长度进行测量,指正了发表在SPIE上第926期的Waldie A.H等人提出的“A new high speed two-dimensional CCD atmospheric turbulence monitor”文中关于DIMM原理的一个原则性错误。
在1997年,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李开华等人利用大气相干长度测量仪和等晕角测量仪再加上长焦照相拖影装置进行连续拍摄,与1992年11-12月间对云南天文台太阳山头进行测量。
在2007年,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黄红华等人提出了四孔差分到达起伏角测量仪,并得到了实现,该四孔径差分法通过测量两组正交方向上的到达角起伏方差,更精确的推算出大气视宁度。
图1-4四孔径差分像运动检测装置
在2012年,西北大学的杜卓明等人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使之运用于差分像运动的测量,实现系统的实时快速测量。
近年,中科院安光所设计出适用于整层大气的大气湍流强度测试系统。该系统白天(背景光强烈)时用于观测太阳边缘,在夜晚(背景光微弱)时用于观测星系 大气相干长度国内外研究现状(2):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22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