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GM公司的Federspiel-Labrosse为改善汽车的减震特性,在悬架设计中第一次提出了主动悬架思想[4]。
1955年,法国的Citroen公司研制了可以提高汽车乘坐舒适度和操纵稳定的液压式空气悬架,但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以及生产力限制,使其没有正式推广[5]。
1968年,Bender汽车的1/4车体模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汽车主动悬架系统减震特性的理论研究[6]。31904
1974年,美国人Crosby和Karnopp首次提出了skyhook概念和主动减振器概念,这就是著名的"skyhook”控制[7]。
1987年Lotus车装用了主动液力悬架,1999年,德国B enz公司在其c系车型上装载了慢主动悬架系统。此外,美国Ford、通用、德国Porsche、宝马、法国Citroen等汽车公司也先后在其高档车型中安装了主动悬架[8]。论文网
1995年,Cherry和Jones首次把模糊控制理论应用到汽车主动悬架系统中,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模糊控制下的汽车主动悬架系统比被动悬架系统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9]。
我国对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主动悬架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的许多高校对汽车的悬架系统进行了研究做出了大量的贡献[10]。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的肖志云根据天棚阻尼原理,设计了1/4车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与被动悬架控制仿真分析相比较,采用模糊控制的半主动悬架系统有明显的减震效果,由此验证了模糊控制在汽车悬架系统中有良好应用前景[11]。吉林大学的郭建华等人通过模糊控制理论验证了利用模糊控制理论的主动悬架系统对汽车行使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有很大的作用[12]。 主动悬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28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