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于航空发动机的机匣研究主要倾向于叶片包容性方面的研究,而对螺栓连接件的研究则较少,原因是螺栓连接件的预紧力处理在ANSYS中用隐式分析比较好处理,而在LS-DYNA的显示动力分析中则较为复杂。33745
1996年,S. Sarkar和S.N. Atluri运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DYNA3D进行数值计算并将其结果与Naval空气污染测试中心高速旋转腔的T58转子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2000年,吴荣仁对航空发动机、汽轮机的发动机断裂叶片撞击机壳进行了模式试验,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叶片断裂的一瞬间质心的切线方向和模拟腔体的内壁交点来初步确定撞击的危险点[13]。
2005年,姜云鹏,岳珠峰对复合材料层的螺栓连接失效进行数值模拟发现,间隙的大小对于挤压强度有着相当大的影响[25]。论文网
2006年,范志强,高德平等人在机匣的包容性试验研究中,对比了数值模拟的结果和试验得到的结果:机匣的破坏形式是一致的,断片的屈曲变形也是一致的[4]。
2009年,杨韶在航空发动机的螺栓法兰连接及其优化设计中,以得到连接件的结构最轻来作为目标,然后提出了随机探索的方法,对比分析的理论设计数值,结果在合理范围内[29]。
2009年,徐超, 余绍蓉, 郑晓亚等人,在机械螺栓的法兰连接有限元的力学模型比较发现,温度载荷法和过盈配合法都能比较合理地模拟在预紧力的作用下螺栓与法兰边各自的应力分布[24]。
2011年,栾宇在航天发动机机构中螺栓连接的动力学建模研究中发现连接结构具有比较明显的轴向拉压刚度不同的特性,并提出了拉压刚度不同的动力学的机理模型[32]。
2011年,陈杨, 孟庆芹, 赵福燕提出了一种新的螺栓法兰连接件抗冲击的简化算法,适用于初期对螺栓抗冲击能力进行摸底计算,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36]。
2011年,金晶在螺栓连接结构的抗冲击研究中发现,各向同性材料不能正确模拟螺栓破坏时,被联接件的相互位置,需要采用各向异性材料并用各方向的模量调整才能符合需求[34]。
2012年,陈勇对航空发动机中静子机匣的螺栓连接结构的优化设计进行研究,提出了响应面法和有限元法相结合的方法,并运用二次回归正交的组合试验设计方法,获得了比较合理的响应面模型[28]。 航空发动机的机匣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31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