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伙伴”计划所要体现的是低龄助高龄、邻里互助养老的养老新方式,通过养老时间储蓄的方式把服务时间以小时为单位“储蓄”起来,在自己需要时可提取“时间”接受服务,该项目于2012年首次在上海被提出。35407
目前来看,关于养老时间储蓄的文献数量还不是很多。从已有的文献中可以看到,一方面老年人对于养老时间储蓄这个新的概念的认识度、知晓度还不够,“目前城市老年人对养老“时间储蓄”的知晓度较低,参与意愿仍有提升的空间。”(史薇,2014) 另一方面,对于这一制度在未来是否能确保实施也存在质疑,“‘时间储蓄’的服务者从提供服务到获得回报的时间周期是非常漫长的。如果仅仅按照普通志愿服务的模式操作,主要依靠参与者的热情和自觉,而没有严谨的制度保障,显然是难以长期持续的。”(周海旺,2013) 可见,在志愿者有服务热情的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做好制度建设,确保储蓄的养老时间能兑现成相应的服务,养老时间储蓄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虽然时间不存在贬值, 但是仅仅记录时间不能体现相等时间内的劳动强度的不同”(陈功,2013) ,也就是说老年志愿者在服务中储蓄的时间可能与今后他们能获得的服务是不想对等的,很难衡量他们究竟付出了多少。论文网
虽然,对于养老时间储蓄的具体实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需要改进和重视的地方,但目前的相关文献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社区潜在的资源——健康、低龄老人,也开始在呼吁支持低龄老人开展为老志愿服务。“从人口比例上来讲,尽管我国有着巨大的人口老龄化压力,但是其中低龄老年人占到将近四成,这说明有着很大一部分老年人并不是马上需要社会赡养,恰恰相反,他们有着极强的活动热情,为‘以老养老’模式提供了人力资源。”(张淑芳,2013) ;“应该在全社会倡导“低龄助高龄”社区志愿服务,让低龄老年人真正的发挥作用。”(田秀英,2014)
其次在积极推广老年人为老志愿服务的同时,大家也开始关注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对于可预知的风险,可以在服务的推进过程中进行事先规避。对于参与养老服务的低龄老年人,要保护好他们的利益。” (孙朋朋,2012)
老龄人口不断的增加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变更的事实,为了应对这一现实,未来的养老必然要突破传统的局限,进行创新和改革。未来的养老趋势必然是通过家庭和社会共同负担的形式来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又以大力挖掘现有低龄老年资源来补充养老资源的不足问题,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笔者在实习期间接手了金山区“老伙伴“计划,并开展至今,对整个项目的运作模式、开展情况等有很透彻的了解,同时对于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很深刻的体会,在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中也及时做了工作总结,笔者认为在调查研究中这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为研究提供了很重要的资料。 养老时间储蓄研究现状: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33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