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研究学者已从不同的视角对我国居民的生育意愿进行了研究,且取得了一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首先,从操作化角度来看:国内学者在对生育意愿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指标略微有所不同。顾宝昌主张生育行为包括性别、数量和时间三个方面[1];郑真真的研究重点在性别偏好和子女数方面[2];尹勤、温勇等人在《常州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中也从意愿生育数量、性别和时间这三方面角度来研究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3]。因此,尽管国内关于生育意愿的研究的操作化有所差异,但是基本上都是从意愿生育数量、性别和生育时间这三个角度来研究。36565
其次,研究现状方面来看:从国内学者们的研究文献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的逐渐转变,过去那种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传统生育观念已经逐渐被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生育观念取代。贾玉芳在《“单独二孩”政策对昆山市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潜在影响分析》中提出部分符合政策的已婚人群却不愿意生育二胎,不愿意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负担重、精神压力大、丁克族和已没有了生育能力等[4]。论文网
最后,从影响因素方面来看:研究学者们的结论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传统观念等。经济状况方面,沈毅在《苏南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研究—以吴江流动人口为例》的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在性别取向上也呈现出微弱的男孩倾向,且生育观念较传统,在生育时间上也倾向于早生育;而年龄较轻者,在数量上倾向于少生育,在性别上倾向于“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生育观念”,在时间上倾向于晚生育。同时也有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生育水平的抑制作用呈减弱趋势[5]。
2.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生育意愿的研究是在我国提出了单独二孩政策背景下进行的,而由于各国的人口政策不同,在众多的国外研究中,学者们多是从微观理论研究的角度研究了生育意愿和生育数量。如关于人口发展的核心问题,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从理论上论证了几何比率增长的人口增殖将无限大于算数比率增长的生活资料[6],从而使人们对于人口不断增长这一事实加强重视。事实上,关于生育意愿、生育数量的研究包括在了生育率研究之中。西方微观人口经济学对于个人或家庭的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除了以上人口学和经济学的研究之外,还有学者从社会心理学、社会流动、社会文化等视角对生育率、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国外研究认为生育意愿存在同步和次序两种类型,而区别在于假定生育意愿是否恒定。前者假定夫妻双方在结婚或者生育第一个孩子之前就决定了生育孩子数量,且不会因为环境而改变,且他们对于生育孩子的成本了解清晰;而后者认为生育观不是恒定的。前者对于预测较少孩子的生育意愿较为适用,而序次模式则对于预测较多孩子的生育意愿更为实用[7]。此外,国外研究还重视教育差异在生命历程中对于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有重大的影响[8]。
总的来说,西方学者关于生育意愿的研究大多是从人口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的,且主要是从成本—效用、价值等经济学等方面,虽然中西方人口的发展存在差异,但其中的生育意愿研究内容仍可以为我们提供视角及理论的参考。
综上所述,学者们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没有完全提出“单独二孩”政策背景下对生育意愿的研究,且现在大多数的调查都是针对女性调查对象,未考虑到男性调查范围。因此,本次调查针对的群体有所扩大,以江苏省金坛市为例研究“单独二孩”政策背景下已婚人群的生育意愿。 生育意愿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3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