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 Xie等对1969年、1973年和1988年以及1993年这几年的美国高等院内的教师进行了横截面的数据分析,发现在不同性别间确实存在科研产出上的差距,但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缩小。在60年代的晚期,女性与男性所发表论文的数量之比为60%,在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的初期这一比例达到了75-80%。他们认为在科研绩效上的差距并不是因为性别差异所导致的,而是因为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所造成的。并将随着社会对两性社会角色的统一认识而消失。
除此以外,针对男性和女性科学家的产出的论文总产量的多少以及他们的论文在顶级刊物中出现的比例轻重,Mauleón和Bordons专门对333名西班牙科学院内的材料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把他们在1996年到2000年这之间的论文发表量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从整理分析得出的数据表明男性的论文产出量的确要比女性的产出量高,从两者生命周期曲线的表现情况来看在40—59岁这之间男女之间论文的产出量差别最大。
许多著作试图对科研产出在性别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做出解释。比如说对待这种不平衡,Kyvik和Teigen做出的解释是这样的:女性需要承担家庭的责任,其精力大量的都投入到了孩子身上,并且女性缺乏研究的资源和与科研合作的网络平白。
除了Kyvik和Teigen以外,Stack在对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收集的有关11231名在学术界但是人博士的学者的数据调查得出了这样一个发现:凡事女博士有了孩子以后,论文产出率相比以前来说就会少很多。并且在社会科学领域获得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其性别和这期间的产出并没有什么关系。Stack还发现:如果是在一所研究型大学里,能够获得的数据只有是地域和工作时间等变量,比如说像子女这一类影响,对于不同的性别的研究人员的产出的影响是不同的,而且这种影响是微弱的。Katarina Prpić(2002)通过对克罗地亚的840名科研人员的调查发现虽然社会人口统计学变量,教育背景以及资历等对于预测男性与女性的论文产出具有同等的效力,但是女性的论文产出与其职位之间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
除了以上对男女科研人员的绩效产出的影响以外,男女科学家总体数量的比例,也是影响绩效差异的原因之一。截止2000年止,在美国所有的学术领域中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几乎占了总数量的一半,当然这只是从总体来说,在某些领域的女性科学家所占的比例仍然很低,比如说在物理和数学这些女性不擅长的领域,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在职业的稳定性上男性科研人员远远比女性要稳定的多,女性的职业流动性非常的大。Over针对男女性别的研究从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检索的心理学期刊上选取了1985年的收录过的超过15次以上引用的564篇论文,并对这些高引用率论文作者的性别构成比率与同一期刊中低引用率论文作者的性别构成比率进行了比较,尽管两组之中男性作者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是换一个角度考虑,发现在论文总体发表的数量上男女的论文质量并没有什么差别。
科研人员绩效国内外研究现状(4):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42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