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者对农业现代化和土地制度创新的动态理论综述改造传统农业理论。1964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1]在他的《改造传统农业》中,从理论的角度阐明了农业和农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并且对传统农业的性质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与理解。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想要实现经济的迅速增长,必须依赖于农业的迅速稳定的增长,但是传统的农业不能实现迅速稳定增长的要求,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体就是指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舒尔茨认为,在将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制度方面的保证。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运用以经济刺激为基础的市场的方式,促使农产品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以此来刺激农民;强调适度规模,反对建立较大规模的农场进行农业生产。舒尔茨还指出,要使农民愿意接受新的生产要素,就必须让他们在生产这些要素时有利可图,这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新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产量,另外一个就是政策因素。综合舒尔茨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对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产生了非常重要影响。43327
农业扩散理论。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2]在2000年时候提出这个理论。他们在充分研究了世界农业发展历史后发现,先进的耕作方法和优良的动植物品种的扩散,是能让农业生产率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这样的一种扩散行为,不仅能够有效地传播农业生产技术知识,还能大幅度缩小农民之间的生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扩散,农民之间产生了小规模的相互切磋借鉴经验的交流活动,国家以及私人研究机构也在广泛地参与其中。除此之外,一部分经济学家也开始对此进行细致研究,很多社会学者也开始着手探讨扩散速度与农场经营者的个人特点以及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_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农业行政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也开始关注农业扩散,并且在不断地推动扩散的发展。总的来说,农业扩散行为具有自发性的特点,是农业生产者为了实现农业的高产出而自觉采取的一种积极行动。
诱导的创新理论。诱导的创新理论主要来源于厂商理论,约翰·希克斯和汉斯·宾斯旺格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后来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又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社会想要实现农业的技术变革,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进行。比如,无弹性的土地供给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限制,但是可以通过生物技术的进步加以消除。无弹性的劳动力供给带来的制约因素,则可以通过机械技术的更新进行解决。一个国家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率和产出迅速增长,是因为其拥有能够在各种途径中进行有效选择的能力。如果不能选择出一条可以消除资源禀赋限制因素的途径,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就会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从而进程缓慢。
而关于土地制度创新,戴宁格尔和菲德[3]于1988年时提出,他们在探索中国古代史及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土地改革史后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大多数国家的土地所有权,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集中,除了类似德国以外的极小部分国家会相反地出现分散的状态。由于土地所有权相对集中论文网,完全没有农地或者只有极小面积农地的贫农不能通过市场买卖的方式来获得他们的农地。所以在提高社会公平方面,农地市场并没有产生应有的作用。同时,他们也佐证了,土地转移方向不是从大农场转向小农场主,相反地,则是从小农场主转向大农场主。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土地从小户农户流向农业经营大户的路径形态。 农业现代化和土地制度创新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44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