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国内的驱动桥技术研究分析
3.1国内技术现状
我国的驱动桥开发的模式主要可以分成三种模式类型:引进型、测绘型、自主型开发。所以现下国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普遍较低的技术含量、相对落后的开发模式、自主技术无创新、和电脑辅助设计相对很少等等[7]。
3.2以测绘和引进为主的开发模式
国内的大部分企业,它们的主要开发模式是对市场中的销路较好的产品模仿并测绘。其中有一部分的小型企业因自身技术含量低,没有充分的开发资金,于是就使用上述方法来测绘并模仿设计驱动桥,更为严重的是其产品销往国内不健全的配件市场。这样的类型的开发模式治标不治本。
相反的,另外的较为先进的企业同样进行测绘、模仿,但是它们模仿的是从国外引进的原装进口的驱动桥,并且他们同时也具备了相对来说较为完善的开发体系以及开发流程,不过无论这些企业做出怎样的努力,无论付出多少,由于其自身技术的不完美以及国内的基础型工业不够完善(如原材料等)的问题始终是存在的,所以总的来说,我们国家自制的驱动桥始终是与原装进口(或者说是国外的)的汽车驱动桥存在一定的差距[8]。换句话说。我们国家的水平始终无法跟上世界发达国家的脚步。只能望其项背。
3.3自主研发的开发模式
我们国家一些具有自身的研发技术,开发的手段也相对健全的企业。他们一般采取的开发模式是自主型,其能够进行预见性的开发,其自主研发的产品能够相对理想的匹配在整个车辆上。此种研发模式类型对锻炼研发技术以及提升各成员的素质[9]有相对的优越性。具有代表型的企业有比如一汽、汉德、红岩等等。此类类型的企业都拥有自身的研发部门,能够进行自主型创新设计,并且车其在技术方面还有了相应的研究开发的成果。下面有些例子,比如汉德首次实现了技术型的出口;又比如一汽的500单级(自主研究开发)驱动桥已然与国际的水平并驾齐驱;还有二零零五年安庆企业的转向型驱动桥实现了出口到国外,例如销往加拿大等国家。
4国内设计驱动桥的方法
国内驱动桥设计的基础是生产经验,依据是力学、数数以及回归方式形成的公式、图形表格以及设计手册等等。
4.1驱动桥壳的常规设计方式
早期的驱动桥桥壳设计普遍采用的方式是设计与试验双重交叉进行。在驱动桥桥壳结构定型前往往都需要经过多次的修改,修改时所选用的对象即为驱动桥实物,需要往复的进行样品的试制——试验——修改——再设计,此类型的方式导致了设计周期长,严重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等等。经过不断的时间积累还有经验积累,人们在设计和分析汽车驱动桥的桥壳结构性能的时候适当的应用了计算的方式。所使用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替代法,将其看成单根受力梁,从而来对其作受力分析进而校核其弯曲强度。这种类型的计算方法的缺点就在于其无法满足桥壳结构的设计要求。
在后期计算桥壳结构的扭转强度的时候,无法全面考虑到驱动桥桥壳的实际状态,并且所有的计算都比较复杂,除了工作量巨大之外,同样无法简单的运用到实际的情况中。后来,人们采用比较的方式来进行驱动桥桥壳的设计。这一类型的设计是将相同类型的已成型车辆作为参考系,通过其来进行驱动桥桥壳的设计,这种方式是现下桥壳设计的主流方式。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可能会导致驱动桥桥壳各处的材质分布不匀,部分强度的富余量过大,导致发生材料浪费等等[10]。 国内外驱动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2):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56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