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在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逐渐比较系统进行的,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落后了很大一步。航天207所率先建立了光学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内首批比较先进的针对性实验室之一,主要研究全尺寸目标在不同情况下的激光散射特性;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吴健通过理论推导,理论模拟,终于用Gray方法成功地制作了Gauss分布类型的随机表面;复旦大学的金亚秋通过使用基尔霍夫法,对二次散射进行了近似计算,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理论推导,证明了多次散射会造成后向散射增强这一结论,同样来自复旦大学的学者同过不懈努力,对三维目标的散射特性研究的可行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另外,空军工程大学的研究学者讨论了低掠入射下,不同粗糙度的高斯表面散射特性,经过理论分析和严格推导,得出了低掠入射问题的求解可以借助高阶解析法这一重要结论。
然而,虽然我国在粗糙表面散射特性研究领域积累了比较宝贵的经验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某些特殊情况,比如交叉偏振和非偏振等复杂情况下的实验结果仍无法充分合理地给出解释。在解决问题的手段方面未形成规模性和工程性的通用建模软件平台等。
粗糙表面激光后向散射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2):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7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