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普遍观点现如今,针对个税起征点究竟定位在什么水平才相对合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有人主张起征点应当暂时保持不变,有人主张应当逐步微调,更有人主张应当一次性提高到 元甚至 元。67261
茅于轼曾表示,在现有征收机制下,主要的征税对象是中等收入人群,即更多地对工资征税,于是大部分的税负被中等收入人群负担,通常情况下,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来源并非是工资,更多的是资本收益,而资本收益在现行的征收机制下很难被发现。他建议,个税改革的关键在于改革征收机制。按照公共经济学的观点,政府通过制定实施相应分配政策可以有效调整收入差距,税制设计及其评价需宏观经济模型支撑。首先,加强对富人所得税的征收,完善税收申报机制。按照其观点,就目前国民的收入情况而言起征点应提至 元。再者,要加强申报监管,鼓励纳税人主动报税。也有专家分析认为,再度提高个税起征点,无益于广大工薪层的减税,只是令少数高收入者获益。财政部贾康曾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 元,可知月均收入为 元左右,该收入水平与 元的个税起征点差值不小,如若再行提高起征点,只可令高收入者受益,而与中低收入者无关。贾康分析说,从整体税负水平看,工薪阶层的纳税比例已大幅度下降,九成以上税负低于 ,再减负的空间并不大。提高“起征点”,表面上看是月收入万元以下的工薪者得了实惠,实际上是月收入几万元的高管和“打工皇帝”们获益更多。
国内对于个人所得税特别是其起征点模型的设计构建较少,模型构建多建立在国外已有微观模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在国内,郭绍禧于1986年率先将微观模拟引入我国学术界;2000年李善同等人对模型及其应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黄恒君等人基于收入分布函数的思路,对个人所得税制对收入的影响效应进行了测度;刘小川等人对个税的公平功能进行了实证分析等;薛俊波等人在多区域CGE模型基础上对区域转移支付政策进行了模拟。
2 国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外也建立了若干不同侧重点财政税收微观模型,较典型的墨尔本的税收和转移支付模拟模型 ,主要用于探讨澳大利亚的税收政策以及税收改革,分析改变所得税及转移支付制度对于家庭及个人的影响。该模型实际由两个联系紧密的模型组成,数学模型 为改变税收及转移系统所造成的影响,其中假设劳动力供应不随系统的改变而改变。行为模型 默认了随着税收系统的改变,劳动供应也相应发生变化,该模型建立在用户指定的离散模拟范围内,不允许持续性改变。
是美国较为典型的税收动态微观模拟模型,主要用来分析针对退休群体及老龄化的长期分配问题,该模型所用的数据由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和家庭为初始值,且该数据逐年改变,很好的模拟了出生、死亡、婚姻及离婚、劳动力就业率、工作收入及工时、残疾、生病和退休等经济事件,以及诸如社会保障福利系统、家庭金融资产、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状态。通过分析上述和模拟与人口、劳动力的长期行为相关的各项公共政策的效应,为政府税收、卫生和教育等方面的政策设计与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内容。
60年代 曾提出过一个 模型,该模型起源于 的 模型,不过该模型在 年代才开始得到显著的发展,近年来 的应用不扩大,其细化处理的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模型是政府政策制定分析的有力工具。一个典型的 模型通常用一个方程组来描述需求、供给和市场三者间的关系,其特征是将经济系统整体作为分析对象。在此方程组中商品、生产要素的数量、所有的价格(包括商品价格)、工资均为变量,要求所有的市场都出清。在生产者利润、消费者效益、进口收益、出口成本优化条件的约束下,求解方程组即可得出在各个市场都达到均衡的一组数量和价格。 个税起征点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7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