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研究综述宁琳认为:“微博慈善公益,正以空前之力,倡导着最广泛的志愿精神和最强有力的公益行动。现代社会中,微博已不可阻挡地渗透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中,而微博慈善公益的发展无疑将为中国社会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社会zhuyi和谐社会的构建积累下宝贵的样本经验。正在发展中的微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争议和质疑。但从实际情况看,网络上各种慈善公益活动的开展,比如重病救助、助学、安老、助医、助困等,的确唤起了更多人的善愿和行动,强化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扶携的社会关系。通过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互动,推动面向公众、具有实践性的公益教育及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公益事业中来,从而培养大众在参与公共事务过程中的热情、理性、宽容和合作技能。”[1]68019
蔡骐认为:“在微博的世界里,则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全民粉丝”。尽管,这里的粉丝跟传统粉丝有所不同,传统粉丝在微博的世界里也呈现出新的面貌。但无论如何,粉丝在微博中的传播形态向世人昭示着一种社会形态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被看见,草根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名人与草根的距离极大地缩短,人与人的沟通也得到了优化。”[2]
宋莉认为:“目前,我国在新闻传播领域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在网络法律层面也存在着很多的缺失,对于微博的管理更是无法可依,因此微博立法迫在眉睫。通过立法,在保障人民借助微博合法实现言论自由的同时,对于那些利用微博造谣生事,危害国家的安定团结,传播虚假信息损害他人权益的人,查处一起,打击一起,借助法律对不法之徒进行严惩,起到威慑作用。同时,国家机构也应当参与到微博信息传播中来,开通官方微博,在发布权威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而当有谣言出现时,官方微博第一时间的权威发布就能够及时阻止谣言的扩散。国家的监管职能完善,能够有效维护微博的长久发展,帮助微博树立持久的公信力。”[3]论文网
陈华胜认为:“处在转型时期的媒体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打造媒体公信力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资深报人金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两句话,一句是“无论怎样 的报纸都必须具有自己的公信力,只有这张报纸说的话,报道的文章能使人信服,它才能拥有长盛不衰的魅力。”另一句是“经营一份报纸,要有长远的目光,要说真话,建立信用,不言则已,言必由衷,品牌才可以持久,才最具竞争力。”这两句话对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新媒体如雨后春笋,除了各级政府报刊、报之外,都市报、专业报的数量激增,媒体从业人员队伍也十分庞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媒体走捷径,剑出偏锋,导致了公信力流失。因此,媒体迎来了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4]
“只有掌握微博时代的发展规律,练就网民喜闻乐见的“微语言”,才能真正了解民意,使政务微博发挥更大作用。当然,微博在降低民众言论表达门槛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失真、语言暴力等问题。因此,我们不能被片面的微博民意所挟持,要清醒地辨析并有效引导微博主流民意。而微博的无处不在的锐利眼睛、无处不在的传播“麦克”,也提醒官员们,只有慎独,才能立身。而经得起推敲的“官德”与公信,正是互联网时代社会所需和执政者必备的基本素养。”[1]
2 国外研究现状 微博慈善公益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751com.cn/yanjiu/lunwen_76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