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非遗视野下的安徽贵池傩戏保护与传承(2)

时间:2018-04-10 13:21来源:毕业论文
傩是我国发源于长江流域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由原本的宗教性质变为如今带有祭祀色彩的表演类艺术。傩


傩是我国发源于长江流域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由原本的宗教性质变为如今带有祭祀色彩的表演类艺术。傩戏是中华文明之源,代表了中国的农耕文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如今傩戏这门独特的绝技似乎正在走向绝迹,但是全国范围内的学者专家们已经开始展开对其进行拯救、传承的工作。
自从我国于2004年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愈来愈重视,并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在2010年以来,国家把重点发展文化建设当成自己的首要任务之一,并在2011年10月18日,第十七届751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彰显了对文化建设的重视。
目前关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县的傩戏研究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有所成就,但是从整体的研究状况来看,略显简单的研究方法、稍显薄弱的理论框架、较为混乱的资料等,都突显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和不足。不过根据之前不断积累的经验,何海根教授在《安徽贵池傩文化研究整体审思》文中对这些问题都给予了明确地揭示与分析,提出了对症解决的具体构思,并给出了贵池傩戏后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目前,安徽贵池傩戏已经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更好地更系统地研究贵池傩戏提供了有利前提条件。贵池傩戏的保护和传承正迎来一个新的、更完善的研究高峰。

(二)    学术史回顾
对于贵池傩戏的研究早在上世纪50年代便初有见解。上世纪50年代初,王兆乾先生首次接触到贵池傩戏并在上海《文艺月报》1953年7月号中发表了《谈傩戏》一文,初步介绍了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县的傩戏。但由于时政原因,王兆乾先生被迫暂停了对于贵池傩戏的研究,因此贵池傩戏一直不为世人所知。
1987年之前,关于贵池傩戏的研究也只有王兆乾老先生一人。但是同年2月份在贵池召开的“全国首届傩戏学术研讨会”帮助贵池傩戏走向了大山以外的人们,从事研究傩戏的人数也逐渐增加。1989年7月,彭文廉先生联合有关专家和文化工作者,在深入对贵池地区傩戏的全面普查和深入访谈调查之后,终于整理出了一部对贵池傩戏有着全面介绍的资料——《贵池戏曲史料集》。尽管编撰较为粗疏,但是却为今后人们研究贵池傩戏提供了方便。1993年,台湾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专辑出版了王兆乾先生的《安徽省贵池市刘街乡源溪村曹、金、柯三姓家族的傩戏》一文,该报告中介绍了源溪村的傩神会组织与活动、傩仪傩戏的演出等详细情况。1995年,该基金会又出版了王兆乾先生关于贵池傩戏剧本研究的报告集合《安徽贵池傩戏剧本选》,从而将从不外传的宗族内部手抄傩戏剧本呈现在世人眼前。除此之外,对于贵池傩戏的傩面也有前人涉足。彭文廉先生在《简括庄重堂皇的民间艺术——贵池傩戏脸子》一文里对傩戏中各种角色的面具相貌做了简洁的概括;吕光群先生在其撰写的报告《贵池傩戏面具的特征以及象征意义》一文中对傩戏面具做了更为详细的解析。而1998年,出自王兆乾和吕光群两位先生之手的,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画册型专著《贵池傩戏文化艺术》,收录了290余幅图片加以详尽的文字解释,全方位直观地记录了贵池傩戏艺术。
非遗视野下的安徽贵池傩戏保护与传承(2):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1277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