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西方人士个人及其乐队对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上海等地强行占有所谓的“公共租界”,在“租借”内西方人士个人或者西方乐队展开音乐活动,是小提琴艺术在中国传播发展的一种渠道。外国个人或乐队到中国进行演出表演有着重大的影响,其中很多中国人是从这些乐队受过培训后成为著名的小提琴家,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是赵年魁和穆志清。这两人都曾担任过后来成立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小提琴导师[4]。因此,西方来华演出团体或个人对中国小提琴艺术的起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教育性奉献。
三、小提琴艺术传播的条件以及对我国音乐的影响
(一)小提琴艺术传播的条件
在人类音乐史上只有两件乐器的出身是“贵族”性质的。一件是钢琴,其诞生时的音乐、艺术、经济和文化的基础全然不是世俗平民化的,而是为18世纪西方的宫廷、贵族们的生活服务的音乐所需而促成的。另一件是中国的青铜钟,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作为工具用来表达贵族阶层的情感和想象。但是小提琴的诞生到传播,其从民间走来,但是经过了多多少少环节的锤炼比如思想、感情、艺术、经济的,甚至是宗教、政治的多种文化因素,上升到了具有哲理性、规范性和复杂性的艺术。因此小提琴的所呈现的“文化奇迹”是多元化的,就如它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一样。它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作为外来文化的之一的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出现、传播与发展,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物。早在17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已经出现了小提琴的演奏活动,三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小提琴艺术的大国,它的力量不仅显示在从事小提琴艺术的人数上和乐器的制造数量上,更是表现为中国小提琴的乐器制造和演奏水平的质量优势。因此可见,小提琴艺术已被我国音乐艺术所接纳,更可贵的是小提琴艺术的精神已经渗入且融化到了我们的文化之中。所以说明末清初“百年海禁”的取消与通商的恢复,大批西方传教士的来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逐渐高涨的总体趋势,甚至是后期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殖民统治,都则为小提琴艺术在中国最初的发展、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二)小提琴艺术传播对我国的影响
作为西洋音乐艺术之一的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出现,传播与发展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就如当时当时康熙皇帝听过小提琴演奏后而且还触动了其“有意以西乐改善中国旧有音乐”的心思[7]。清王朝统治时期比较腐朽,而且音乐作品中有一些糟粕音乐的存在。因此,小提琴艺术的传播发展,一方面,它扩大了中国人民的音乐视野,从刚开始的宫廷化,到后来通过基督教堂走向平民化这是其一大特点。并让很多中国开始学习西洋音乐,并且通过学习西洋音乐理论知识和技术开发整理出我国丰富的音乐宝藏[8]。比如我国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其中经典代表作。另一方面,小提琴等一些西洋音乐的传入也开始让我国的民族乐器创编与改进有了很大进步,这是“国乐西化”。如著名音乐家刘天华,他不但精通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而且还能演奏小提琴,小号、钢琴等西洋音乐。由于他能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吸收西洋音乐作曲和演奏技巧,所在在我国民族器乐的创作和演奏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因此小提琴艺术的传播对我国的影响可以用两个词解释就是“西乐中化”和“中乐西化”,这为以后的中国的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中国音乐文化历史展开了新的篇章。 浅析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最初传播(4):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1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