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山东省地方戏之一——莱芜梆子的起源、发展、兴衰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与分析整理,认为莱芜梆子勇于改革创新,把握时代脉搏,适应时代变化,特别是在音乐唱腔、语言与剧目内容上,融入现代元素,形成新的审美体系,出人出戏出效益,走出了一条自我壮大的发展之路,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典范,改革经验被收入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经验70例》。26909
毕业论文关键词:莱芜梆子 传统戏 现代戏 唱腔 语言 潜心研究
Abstract
One of the local opera in Shandong Province - Laiwu clapper origin, development and the rise and fall conducted a field survey and collate that Laiwu clapper innovation and reform, to grasp the pulse of the times, adapt to changing times, especially in vocal music, language and the repertoire content, into the modern elements, the formation of a new aesthetic system, the people play a benefit out of a self-expansion of the road of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model for the national cultural system reform experience was income Propaganda "cultural system reform experience 70 cases. "
Keywords: Laiwu clapper traditional opera modern opera singing language of painstaking research
序 言
地方戏是中国戏曲艺术宝库中绚丽瑰宝,是传统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戏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融入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的语言、风俗、人文和文化传统,一步步发展成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地方戏。它由于来自民间,地域性特色显著,具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和浓郁的民间传承性,是人们的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百多年的传承和发展,莱芜梆子经过积极二十几年的探索、创新,从传统戏向现代戏的演化、进展,成绩突出,在地方戏曲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借鉴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流传下来的地方剧种有300多个,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地域文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文化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格局。传统戏由于市场适应能力低下,语言内容、表演形式陈旧,地方戏曲的影响力越来越弱,观众越来越少。同时外来文化、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的强烈冲击,各种新媒体的铺天盖地,地方戏最终由曾经的辉煌趋于平淡甚至衰退。有的地方剧种因为演出人员、创作人员老化断层,新生代几乎没有,无法推陈出新,以至剧团解散,演员流失,剧种逐渐消失。而作为“天下第一团”的莱芜梆子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变化,找到一个新的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被国务院列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先后被评为全国编演现代戏先进单位、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单位。
一、莱芜梆子历史起源与发展
莱芜梆子的发展与其它地方剧种一样,其成长发展历程和兴衰荣辱都与时代、与国家兴衰密切关连。翻看莱芜梆子的发展历史,有辉煌,有挫折,无不与国家的富强、稳定紧密联系,国富民安则戏曲繁荣,莱芜梆子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莱芜梆子根据戏曲作品年代划分,其剧目分为传统戏和现代戏。
(一)传统戏与现代戏的定义与区别
关于传统戏和现代戏的定义,《中国当代戏曲史》第二章作了如下说明:“传统戏一般是指1949年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编演流传的戏曲剧目,即指宋、金、元以来产生与积累的,其中包括一批古典戏曲名著在内的大量戏曲剧目。” “ 现代戏指当代作者创作的,反映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的,以现实生活题材为内容的戏曲剧目[1]。”
通俗地说,现代戏创作演出的就是距离现在很近、贴近现实的生活故事,也就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直到现在所编排、演出的各类剧目,一般称为现代戏;与现代戏相对应的就是传统戏。莱芜梆子对传统戏和现代戏的划分,也使用和坚持了这个原则。传统戏是经过几代艺术家的精心培育艺术精品,是现代戏的源泉和基础。现代戏是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 浅析莱芜梆子从传统戏向现代戏发展的必然性: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2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