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浅析打击乐曲《秦王点兵》中中国鼓的运用与价值体现(2)

时间:2019-03-26 12:38来源:毕业论文
(二)中国鼓的简介 1.中国鼓的起源和发展 在远古时期,中国鼓主要是作为报警的器具,而且被广泛地运用于狩猎、祭祀等活动中。伴随着人类的脚步,


(二)中国鼓的简介
1.中国鼓的起源和发展
“在远古时期,中国鼓主要是作为报警的器具,而且被广泛地运用于狩猎、祭祀等活动中。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在周代,中国鼓开始被人们作为乐器使用,为群音之首。在唐代出现了被人们所喜爱的腰鼓。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鼓的应用范围也变得更加的广泛。”[2]中国鼓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始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现如今仍然是中国民族乐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鼓的种类及其繁多,各种不同的中国鼓由于其形状特点、演奏方式和音色的差异在歌舞、器乐合奏、戏曲曲艺等民俗文化中都得到了广泛而不同的运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鼓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始终贯穿在其中,延续、发展至今。在古代,鼓就在“音乐、军事”等各种活动中被广泛运用,那时候鼓象征着一定的权力和神明。但那个时候的鼓仅仅流行于王公贵族、神灵殿堂中,而寻常百姓远远没有达到这种精神追求,更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持。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而鼓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逐渐地从王公贵族走入寻常百姓家。至此,鼓开始被人们广泛的运用,鼓文化迅速发展,多姿多彩。现如今,鼓的战争、祭祀作用已经逐渐地消失,更多地则是用来文艺表演,教育和制造节日的气氛。
    2.中国鼓的分类和特点
中国鼓分为腰鼓、花盆鼓、大鼓,而大鼓又由于制作尺寸的不同被分为帅鼓、将鼓、校鼓、卒鼓。
每种乐器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由于制作的工序、制作的材料、制作的尺寸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乐器之间的音色、旋律等方面的存在着各种的不同。中国鼓的鼓面是由单一的动物的皮制作而成的,所以它的音色也比较单一,但是鼓面的弹性比较强,为了避免在演奏的过程中由于音色单一而使听众感到枯燥无,演奏者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大胆地运用鼓帮、鼓边、鼓钉等鼓的一切能够敲响的部位,奏出一首首新颖多彩的乐曲,而这些演奏技巧也渐渐地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一直延续和不断地发展。
二、中国鼓在《秦王点兵》中的运用
    (一)鼓边段的运用
《秦王点兵》的第一个部分在将“滚奏” 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的同时还采用了“鼓边平击” 演奏技法。《秦王点兵》由几声浑厚而具有穿透力的号角拉开帷幕,随后在号角中一面帅鼓鼓点由慢到快进入,帅鼓的进入给元帅升帐做了一个提示,在帅鼓由慢到快以至于持续滚奏的时候四面将鼓、九面校鼓、十三面卒鼓依次由慢到快达到滚奏状态,号角声与中国鼓的滚奏声相交相融,顺间把人们拉进古代战场。在《秦王点兵》的开始就把中国鼓在古代军队中助军威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让人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中华民族古代军队令人闻风丧胆的恢弘气势。“在中国鼓滚奏过程中,节奏律动有力地慢起逐渐快,均匀地控制速度与力度,声音饱满且富有弹性。在动作上大臂带小臂带手腕,身体完全放松。在第一次节奏变化的时候,速度把握准确,力度掌握均匀,在适度的速度基础上再渐快一直到进入滚奏状态后突然急收,这个时候的整个动作是由小变大,最后的急收动作果断有力,鼓声由强到弱再由弱到强,最后两声单击,代表着“升帐”结束。”[3]
接下来是“鼓边段”,在这个部分里,不再有号角,但是加入了“响板” ,而中国鼓则采用了“鼓边平击”技法,与响板交相呼应,一正一反,犹如“官兵”的脚步声,鼓手们在击鼓边的过程中采用“叠加法”的演奏形式,首先帅鼓单独进入,将鼓,校鼓,卒鼓依次进入,极为形象的模拟“官兵们”由远及近,由少及多的进入,列队布阵的场景,鼓手们昂首挺胸,双臂舒展,气势恢宏,声音极具穿透力,再次将中国古代“官兵”的铁血形象呈现在人民面前,形象的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为了祖国利益而不惜生命的伟大民族精神。 浅析打击乐曲《秦王点兵》中中国鼓的运用与价值体现(2):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3129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