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炳二十一岁时,其父亲华清和去世,这对阿炳的人生影响非常大,仿佛自己一下子掉进了深渊,觉得一切都没有了,无依无靠,阿炳的心情也由此跌倒了谷底。父亲去世后,阿炳正式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历史环境、个人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其生活穷困潦倒,又因各种原因侵瞎了眼睛,身体上的残疾、生活上跌入谷底的转折使阿炳这一时期的人才色彩充满了灰色,暗沉而又跌宕起伏。
在各种痛苦绝望中,阿炳并没有破罐子破摔,以自己出色的演奏技艺在街头卖艺为生,在与江阴农村寡妇董彩娣结为夫妇后生活也相对稳定下来。在卖艺期间,他不仅擅长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鸟虫鸣等声音,而且敢于用自编自唱、说唱新闻的方式抨击社会的黑暗、发人们的爱国热忱,因此收到了听众的追捧与喜爱。阿炳这一时期是其人生感悟、艺术创作逐渐成熟的阶段,他创作了大量的二胡曲,例如蜚声中外的《二泉映月》等。
1947年,阿炳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以文修胡琴为主,艰难度日,直到1950年,为了保存、挖掘和研究民间音乐,杨荫浏教授为阿炳录制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随后,阿炳病逝,终年57岁,葬于无锡一山脚下“一和山房”道士墓。虽然阿炳离开人世,却因留下的精神财富、艺术瑰宝得到其永生,阿炳与其作品的艺术发展才真正开始。 以人生视角浅论二胡曲《二泉映月》(2):http://www.751com.cn/yinyue/lunwen_3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