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由化学品引起的过敏反应,就大多数物质言,通常不超过所接触者的百分之几。但是,某些化学品却几乎可使多数人接触它致敏。当然,这种化学品是少数的,但考虑到过敏反应潜在的危险性,对人类经常接触的化学品进行研究,加强致敏作用的检测也是有实际意义的。此外,人体遗传基因对过敏反应可能起一定作用,这些人往往有多种不同的致敏原。同时,也与化学品的化学特异性和化学品的给药途径因素有关。化学品过敏可通过皮肤、粘膜或其它途径进人机体,其致敏作用的发生和发展,与其它致敏原因引起的过敏反应无本质区别,也是遵循着免疫学的基本规律的。
过敏反应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致敏原:过敏反应是抗原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致敏原有完全抗原与半抗原之分,大多数药物可能属于半抗原,它们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与蛋白质结合而形成完全抗原。各种不同的药物致敏原与蛋白质结合能力不同,故其抗原性存在差异。
(2)致敏条件:致敏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致敏率。若动物经皮肤、粘膜染毒,致敏率最高,通过静脉、腹腔及皮下注射这种方式的致敏率会低一些,最后是经口,致敏率相对最低。
致敏率与过敏反应程度与致敏原的剂量和作用也有关。例如,在豚鼠、大鼠等动物致敏试验中,增加受试物的剂量,可使出现过敏反应的动物数目加多,反应程度加重,剂量加大到中毒水平,则致敏率下降;降低剂量到一定水平,阳性反应率大大下降。重复接触药物致敏原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加剧过敏反应;但多次重复小剂量接触,反应性可能降低,会渐渐产生脱敏的症状。两次重复接触的间隔时间有重要意义,如给病人连续注射青霉素,很少发生过敏反应;而经较长时间间歇后再次注射,则出现过敏反应的机会增高。
过敏反应也与个体因素有关,如遗传基因、年龄、性别、其它疾病等都有影响。
过敏状态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动物种属及致敏原进人机体的剂量和作用途径有关,一般情况下,过敏情况很有可能会存在几个月或者是几年。但是在刚开始的一个月到三个月之内反应最明显。
(3)激发:致敏原作用后经一定潜伏期,再接触同种致敏原时才激发过敏反应。潜伏期的长短与动物种属,药物致敏能力的强弱以及作用途径有关。一般强致敏原潜伏期较短;弱致敏原潜伏期较长,有的需3-4周或更多激发的途径与致敏途径相同,也可由任何其它途径激发。
1.3 皮肤致敏试验方法
皮肤致敏反应或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是皮肤对外源物质产生的免疫源性皮肤反应,即皮肤重复接触某种物质后机体产生的免疫介导的皮肤反应。人类的这种反应可能以瘙痒、红斑、丘疹、水肿、水疱、融合性水疱为表现特征[2]。
1.3.1 名词解释
皮肤致敏(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是机体对化学物质免疫介导产生的一种皮肤反应,人体皮肤致敏反应有瘙痒、红斑、水肿、丘疹、小水疱、大疱或兼而有之,其他物种动物的反应有所不同,可能仅看见红斑和水肿。
诱导接触:为了诱导机体出现过敏状态而设置的与受试物的接触。
诱导期:在诱导接触后机体不会立即产生过敏状态,它会经过一段时间反应出来,这个周期一般需要一周左右。
激发接触:机体接受诱导接触并经过诱导期后,再次接触受试样品的试验性接触,以确定皮肤是否会出现过敏反应。
1.3.2 体外试验
(1)重建皮肤模型
已知树突状细胞能够参与IV型超敏反应或接触性表态反应。含有树突状细胞的皮肤重建模型(免疫模型)由于比普通的细胞模型更接近于体内皮肤的状态,因此更具有研究意义[5]。现有两种类型的体外三文培养人类皮肤模型:表皮类似物或皮肤类似物。对于免疫模型而言,其表皮类似物模型至少包含角质形成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朗格罕氏细胞),而其皮肤类似物模型还整合有至少包含成纤文细胞和真皮树突状的真皮类似物[3]。皮肤重建模型可以不受测试物剂的影响直接接触测试,特别是用于不溶于培养基的硫水性化合物的测试。在筛选过程中同时考虑到了表皮屏障功能和分子的代谢过程对筛选结果的影响。 局部封闭敷贴法TA的皮肤致敏试验研究(3):http://www.751com.cn/yixue/lunwen_2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