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5.3 加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联系 13
5.4 多进行心理辅导,做好心理疾病的预防工作 13
6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3
1 引言
1.1 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调研的背景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本书中就提出心理教育的问题[1],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完人”,拉开了世界范围内加强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和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序幕。
在当代,胡锦涛[2]总书记在有关小学教育讲话中提到,在小学阶段,“文化育人”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学校来说,“文化育人”首先要化育学生。 “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提出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陶行知[3]先生也曾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更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所以,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还没有心理上的健康,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健康。进一步说,若没有心理的健康,就难以保证生理的健康。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生的压力也随之变大,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多,需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重视,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为了我国以后的发展,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有些学生因为无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造成不想上学,以及因为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无法自我调节情绪和心理。这些外界环境的干扰,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亚健康甚至不健康。长期以往,因为心理问题得不到疏导,学生会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是精神疾病。因此,为了保证农村中小学学生能够阳光健康地成长,必须对衢州市农村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1.2 国内外研究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很多,相关的调查资料也很多,但这些研究和调查的结论和数据不尽相同。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4]。1995年,佐斌[5]以“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湖北中等学校1233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8.35%的学生心理适应方面不太理想,56.7%的学生曾经想到过自杀。浙江的一项对34所中学4698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占15.7%,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如懦弱、自卑、忧郁、孤僻的占0.9%[6]。目前,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整体反映:中小学生中对学习的进取心、人际交往能力、道德规范遵守的自控能力以及独立性、责任心等普遍较差,这些问题都是心理素质不高的反映[7]。
当今基于学校心理教育还未完善,许多教师还受着一些传统的教育观的影响。特别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衡量标准,这种思想导致大多数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和思想工作,最终导致许多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此同时,这也损害了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主要有人际问题、学习问题、道德遵守问题和爱心奉献问题。
因此,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学校教育者的充分重视。渐渐的有许多学校开始重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采取诸多的方法与对策。但是,一般学校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停留在建立心理咨询室,做几次心理宣传的层面上。学校的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事倍功半。最终导致学生没有接受心理辅导的热情,教师辅导也是表面功夫,学校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失去了实效性。 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2):http://www.751com.cn/yixue/lunwen_49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