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停电各方因素影响见图1-1,据不完全统计,因配电网环节故障导致用户停电的比例约为83%[3],其可靠性对整个供电系统可靠性至关重要。
电力用户停电原因分类
“可靠性”概念起源于战争,如何降低军用电子设备的故障率,引起了人们对可靠性问题的认识,从而诞生了可靠性研究这门学科[4]。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可靠性已成为一门遍及各学科各行业的工程技术学科,将可靠性工程的一般原理、分析方法与配电网实际问题相结合,就形成了配电网可靠性应用学科。配电网可靠性是配电网按一定的的质量标准和所需数量向用户连续提供电力和电量能力的量度,其实是一个概率性问题,其具体的衡量指标将在第二章中详细介绍。
配电网可靠性影响因素众多,造成配电网可靠性降低责任原因包括:规划设计不周、建设安装不良、检修不当、运行因素、外部因素和自然因素等,2008年我国10KV配网故障停电主要影响因素的比例分布见图1-2。
2008年10KV配电网故障停电原因分类
(数据来源:国家电网公司)
1.2 配电网可靠性的研究意义
据统计,目前大部分的用户停电事故是由配电网部分故障造成的,占全部事故的80%以上,因此配电网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供电企业与用户的效益。世界范围内,地球村形成的脚步无人可以阻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更加迫切,电力以其不可替代的地位为人们提供了巨大能量,且有易于传输、清洁高效的诸多优点,成为现代文明的强大支柱,供电的可靠性就是生产力与竞争力,关于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研究迫在眉睫。
目前配电网多为闭环设计,开环运行,它的结构与接线方式决定了它对故障的敏感程度较高[5],各类复杂的影响因素导致了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复杂性,不是仅仅提高元件的可靠性就能实现可靠性的有效改善,如广东某地区为了提高配网可靠性,盲目将架空线路替换成电缆线路,效果并不理想并且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分析配电网可靠性同时要考虑其建设长远的经济性,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在保障用户用电可靠性指标的同时,尽量选取经济成本低的配网建设方案。本论文以配电网不同接线形式下的可靠性及以可靠性为基础的经济性评估为主要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配电网可靠性及其研究现状
配电网可靠性由可靠性指标来衡量。2005年,我国每户年均停电时间为21.5小时,2013年降低至3.9小时,其中,北京、上海等10个重点城市核心区降至0.075小时。其中2006年,我国平均供电可靠率指标为99.84%,户均停电时间约为12小时(扣除计划停电时间则不到3小时),可靠性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与2004年法国0.95小时/户、英国1.46小时/户还有差距。图1-3显示了我国2000年至2013年的全国供电可靠率指标变化,经过近些年来的配电网结构改造等建设,可靠性呈逐渐上升趋势,最高达到99.95%,而日本在上个世纪90年代供电可靠率就已经达到99.998%[4],因此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配电网可靠性改造仍有很大的前进空间。
2000~2013年我国全国供电可靠率
(数据来源: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
目前,世界上经济发达、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在电力领域大都采用了更为先进、符合自身国情的配电网可靠性管理方法,先后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成立专门的研究管理机构负责电力可靠性原始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工作。 配电网可靠性研究(2):http://www.751com.cn/zidonghua/lunwen_39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