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标签
标签是RFID射频识别系统中真正的前端信息数据载体,主要由耦合元件(天线)及微电子芯片组成。每个电子标签中存有唯一可识别的代码。通常标签信息存储量在几字节到几千字节,存储于EEPROM、FRAM或SRAM中,而一般采用的是EEPROM,因为其能长久的存储数据而不丢失且容易被读写器读取、更改或重写。标签内部逻辑控制功能主要通过状态机或微处理器来实现。
在RFID系统中,标签被大规模使用。因此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通常是缩小芯片面积,采用更先进的芯片切割技术和封装技术,以及新型天线及材料。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无源、集成电路固化及静态随机存储器组成的标签。
2.1.3 中央信息系统
中央信息系统是整个RFID系统的信息管理中心,主要由中间件、信息处理系统和数据库等组成。信息处理系统从读写器获取标签对应产品的详细信息。信息处理系统上运行有不同的特定的程序,以应用于专业化行业。中间件是读写器和信息处理系统间的另一子系统模块,主要完成对读写器获取的信息的有效管理,并减少信息处理系统的冗余。中间件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过滤非法或错误数据。
RFID中间件的重要功能就是处理读写器获取的基带数据,提供接口以管理多个读写器,同时尽可能封装所有应用以满足多个或者同一个应用对不同数据的需求。中间件通常提供给读写器易配置和开发的管理操作,同时还可以集成一些传感器或其他数据采集元件以实现不同的定制化功能。数据管理系统是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完成数据信息存储管理,可通过网络等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
2.2 RFID的分类
RFID系统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类别,而不同的RFID系统在工作方式或应用范围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按照所工作的频率段分,RFID技术可分为低频系统和高频系统两大类。低频系统一般指工作频率小于30MHz的系统,典型工作频率有125KHz、135KHz、13.56MHz等,低频系统的基本特点是电子标签的成本低,标签内保存的数据量少,阅读距离较短,阅读天线方向性不强等;高频系统一般指工作频率大于400MHz的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有915MHz、2.45GHz、5.8GHz等,高频系统的基本特点是电子便签及读写器成本都较高,标签内保存的数据容量较大,阅读距离较远,适应高速运动物体性能好,阅读天线及电子标签天线均有强的方向性[20]。
按照电子标签内是否装有电池为其供电,RFID系统又可分为有源系统和无源系统[20]。有源系统一般具有较远的阅读距离,不足之处是电池的寿命是有限的,相比有源系统,无源系统在阅读及适应物体运动速度方面略逊色。
按照读取电子标签数据的技术实现手段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广播发射式、倍频式、反射调制式三大类。
按照通信方式可分为全双工、半双工和时序系统。全双工和半双工系统中,标签通过阅读器提供的电磁波将信息反馈。标签接收天线上的信号相对于读写器而言比较弱,主要通过负载调制、带有副载波的负载调制等方法传输数据,以区分标签信号和读写器信号。而在时序系统中,读写器电磁场周期性断开,标签识别并利用该间隔将信息传输到读写器,在标签反射信号过程中,阅读器需要对标签提供连续能量以使其正常工作。
2.3 RFID工作原理
RFID系统中,读写器与标签之间通信主要通过天线架构的传输通道,以电磁波为载体,通过密耦合、电感耦合或电磁反向散射耦合等电磁耦合方式,实现能量的传输及按照一定时序方式实现数据交换。 基于虚拟仪器的射频一致性测试系统设计(5):http://www.751com.cn/zidonghua/lunwen_74290.html